記者從康平縣文物管理所獲悉,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康平共發現遼金時期遺存近180處,其中不僅有遼代的冶金遺跡,也有金代的石經幢、窖藏貨幣等文物,這些都是遼寧地區遼金文化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截至目前,康平縣文物管理所館藏文物達1417件,其中國家一級館藏品7件、二級67件、三級550件。在全部館藏文物中,遼金時期的珍貴文物占到一半以上,達700多件。
康平地域擁有豐富的遼金歷史文化資源,“迄今為止,臥龍湖畔發現了祺州、榮州等7座遼代古城遺址,1000多年前,康平是遼金歷史文化繁榮時期的重要代表地區。”遼金文化研究學者、鐵嶺市文化促進會副秘書長劉文革介紹說。其中祺州、榮州古城遺址已被專家考證。
祺州城建於遼太祖耶律阿保機天贊二年,即公元923年後梁滅亡時。如今,將康平縣小塔子城址定為遼祺州城得到學界充分認可。祺州城城牆及城中的遼塔保存完好。據康平縣文物管理所專家介紹,祺州城址內,遼金時期的陶瓷殘片有灰陶、粗胎白釉、黃釉等陶瓷器殘片。城內還出土鐵鍘刀、鐮刀、石臼、石磨等生活用具,以及唐代“開元通寶”,北宋“黃宋通寶”“景德通寶”“崇寧通寶”,金代“大定通寶”等銅錢。
值得一提的還有榮州古城遺址。省內專家學者日前在康平縣北四家子鄉六家子村西1公裡處發現一座古城遺址,只剩一面城牆,城內采集到遼金時期的遺物,此城就是遼榮州城。北小城子城址、三家子城址、城子溝城址,這些遼代古城遺址散落在臥龍湖畔,彰顯著千年前康平地界遼代文化的鼎盛繁榮。
據康平縣文物管理所副所長王允軍介紹,臥龍湖周邊的7座遼城都有相同的特點,從性質上講都是私城,從地理位置上講,多在水邊,從建城時間上看,都建於契丹早期。另外,7座城址附近都有一些生活遺址。
“遼金時期是康平歷史上繼青銅時代之後的第二個文化大繁榮期。”康平縣遼金文化研究會會長高原說。在康平縣兩家子鄉陳家屯遺址,第一次發現了金屬冶煉遺跡;馬蓮屯帶“頭箱”的契丹墓,據專家考證,是迄今為止遼北乃至東北境內發現最早的兩座契丹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