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田東利老遺址現一批石器
日期:2016/12/14 12:13:54   編輯:古建築保護利老遺址墓葬中出土的筒形勾連雲紋陶杯在廣西史前考古中屬首次發現
近日,廣西文物保護與考古研究所對田東利老遺址的考古發掘取得重要進展,遺址出土了一批制作精美的石器和陶器,表明這些器物的創造者們在工藝和審美方面有了長足的進步
遺址:石鏟“工廠”未發現完整石鏟
利老遺址,位於田東縣一個村屯南面,地理位置相當優越:西面是綿延的石山,東面是開闊的盆地,東北部有一條河。遺址是在2008年文物普查時被發現的,它是目前百色盆地發現的唯一一處較為明確的石鏟類遺址。2015年9月,為配合廣西“那文化”研究課題,廣西文物保護與考古研究所對它進行了小范圍發掘。
雖然發掘面積只有約600平方米,但收獲不小,一共發現10個灰坑,3座墓葬和一條溝,並獲取了大量石器、陶器標本。
灰坑大多數呈橢圓形,坑內灰褐色的沙土中,掩埋著大量石鏟殘片、陶片、紅燒土等。“這些坑都是有意識地用來集中填埋石鏟殘片的”,廣西文物保護與考古研究所研究員謝廣維說,這是廣西大石鏟類遺存中一個既普遍又獨特的現象。
溝的形狀相當特別,呈環形,可惜有一半在農耕時被破壞,從航拍照片中看,只剩一個半圓。溝中也發現了豐富的石鏟殘片、石錘、石斧、石锛、砍砸器及陶片。
看起來,這裡應該是一個石鏟“工廠”,三四千年前,史前人類就在這裡加工制作石鏟,石料在附近的龍須河中獲取。“工廠”規模不小,但令人不解的是,遺址中卻極少有完整的石鏟發現。那些被制作成型的石鏟,到底流向了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