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記者從山西省介休市地方志辦公室獲悉,原本計劃今年10月修復完成的北宋名相文彥博祠堂,因客觀原因暫時擱淺,“目前正在號召文氏後人捐贈和文彥博有關的遺物、從政傳奇、書畫作品、出版文物等,以充實文公祠”。
文彥博,介休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生於北宋景德三年,即公元1006年,卒於公元1097年。被譽為介休三賢之一。文彥博歷事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出將入相50年之久,被史學家稱為宋朝第一名相。
據介紹,數十年前,文家祠堂在介休頗有名氣,與襖神樓、結義廳構成一個龐大的古建築群。在歷史的動蕩中,文家祠堂終被拆除。現在,文家祠堂的舊址上蓋起了一片民居,文家祠堂僅剩下一塊殘碑。
介休市文物局介紹,據史料記載,文彥博的祖籍在介休市文家巷。現在,此地居民的姓氏多而雜,文家已成小姓。
近年來,介休市政府決定在原址修復文公祠,建築采用明清古建風格,三進院落。目前,建築圖紙已經制作完成。按照原計劃,修復文公祠的工程將在2012年10月完成,現因客觀原因暫時擱淺。
介休市地方志辦公室劉保全主任表示,每年清明時節,文氏後人都要回到介休祭祖,目前正組織文氏後人捐贈和文彥博有關的圖書、家譜、碑碣等實物資料,以充實文公祠。
作為北宋名相之一,文彥博在從政、學文、做人等方面均有建樹。文氏後人分布廣泛,在河南洛陽、山西垣曲等地均有分布。
得知介休市修復文公祠的消息,很多文氏後人倡議為充實文公祠捐贈、整理祖先遺物。有文氏後人表示,“文公祠”落成後,亟須充實大量的歷史資料。為此,“介休文氏家族聯絡小組”號召天下所有文氏子孫後代,努力搜集賢祖語錄、遺物、從政傳奇、書畫作品、出版文物,以及歷代有建樹的文氏後人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