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施工前操作人員必須熟悉設計要求及古建傳統作法,根據設計尺寸排出總、分丈桿,角梁、檩碗等部位應做出足尺樣板,經校核無誤後方可下料操作。
2.0.2施工前應對材料、工具進行檢查,所用木材應符合《文物建築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准》第三章第3.0.3條的有關規定,設計對材料有特殊要求時尚應符合設計要求。
2.0.3現場加工制作宜在專用加工棚內進行,各種機具防護裝置必須齊全有效,電動機具要有專人負責,符合安全生產的有關規定。
2.0.4構件加工完畢後應在平整場地依安裝次序分類用墊木碼放整齊,並用防雨材料遮蓋嚴密,防止日曬雨淋及積水浸泡。
2.0.5工作現場嚴禁吸煙,嚴禁明火作業。消防器具必須配備齊全,符合消防保衛工作的有關規定。每日工作完畢後應及時清掃刨花、锛渣、鋸沫等廢料雜物,並集運到指定地點。
第一節柱類構件制作
2.1.1施工准備:
按照設計要求,選好柱料,確定上、下頭。根據排出的丈桿適當留荒進行打、截料。
2.1.2主要工序:
a)、在柱料兩端直徑面上分出中點,吊垂直線,再用方尺畫出十字中線。
b)、圓柱依據十字中線放出八卦線,柱頭按柱高的7‰-10‰收分。然後根據兩端八卦線,順柱身彈出直線,依照此線砍刨柱料成八方。再彈十六瓣線,砍刨成十六方,直至把柱料砍圓刮光。
c)、方柱依據十字中線放出柱身線,柱頭收分宜比圓柱酌減。按柱身線四面去荒刮平後,四角起梅花線角,線角深度按柱子看面尺寸的1/10~1/15確定,圓楞後將柱身淨光。
d)、彈畫柱身中線,按優面朝外原則,選定各柱位置,並在內側距柱腳30cm處標記位置號。外檐柱按柱高7‰-10‰彈出升線。
e)、按照丈桿及柱位、方向畫定榫卯位置與柱脖、柱腳及盤頭線,按所畫尺寸剔鑿卯眼,鋸出口子、榫頭。
穿插枋卯口為大進小出結構,進榫部分卯口高按穿插枋高,半榫深按1/3柱徑,出榫部分高按進榫的一半,榫頭露出柱皮1/2柱徑。卯口寬按柱徑的1/4。
額枋口子通常為燕尾口,卯口高按額枋高,寬、深各按柱徑1/4 ̄3/10。燕尾口深度方向外側每邊各按口深的1/10收分做“乍”,高度方向下端每邊按口寬的1/10收“溜”。采用袖肩作法時,袖肩長按柱徑的1/8,寬與乍的寬邊相等。
饅頭榫、管腳榫各按柱徑的3/10定長、寬(徑),榫的端部適當收溜,並將外端倒楞。管腳榫截面通常做成圓形,大式柱子應在柱腳四周開出十字橇眼。
各類柱子制作中應注意隨時用樣板校核。
2.1.3質量要求:應符合《文物建築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准》第三章第一節的規定。
第二節梁類構件制作
2.2.1施工准備:
按照設計要求,選好木料,根據排出的丈桿適當留荒進行打、截料。
2.2.2主要工序:
a)、在梁兩端畫出迎頭立線(中線),依據立線方出平水線(檩底皮線)、抬頭線、熊背線及梁底線、兩肋線(梁的寬窄線)。
b)、將兩端各線分別彈在梁身各面。按線將梁身去荒刮平,再用分丈桿點出梁頭外端線及各步架中線,用方尺勾畫到梁的各面。
c)、畫出各部位榫、卯及海眼、瓜柱眼、檩碗、鼻子和墊板口子線。
d)、鑿海眼、瓜柱眼,剔檩碗,刻墊板口子,刨光梁身,截梁頭。海眼的四周要鏟出八字楞,瓜柱眼視需要做單眼或雙眼,眼長按瓜柱側面寬,深按眼長的1/3。梁頭鼻子寬按粱頭寬的1/2,兩側檩碗要與檩的弧度相符。加工完成後復彈中線、平水線、抬頭線。按各面寬度1/10圓楞,梁頭上面及兩邊刮出八字楞。在梁背上標寫構件部位及名稱。
e)、依照樣板在老角梁上、下面彈出順身中線,點畫出各搭交檩的老中及裡、外由中線,再用斜檩碗樣板畫出檩碗,然後鋸挖檩碗,鑿暗銷眼,鑽角梁釘孔,加工角梁頭尾。
f)、按樣板制作仔角梁。鑽角梁釘孔,加工梁頭梁尾,鋸挖檩碗。在兩側金檩外由中的外金盤線至老角梁頭六椽徑處剔鑿翼角椽槽。復彈各線,標記位置號。
2.2.3質量要求:應符合《文物建築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准》第三章第二節的規定。
第三節枋類構件制作
2.3.1施工准備:
按照設計要求,選好木料,根據排出的丈桿適當留荒進行打、截料。
2.3.2主要工序:
a)、在枋料兩端彈出迎頭中線,依設計要求的截面尺寸找方,彈線刨光。
b)、在枋身上下面彈出順身中線,按丈桿分別標出面寬、淨面寬及加上榫長的滿外尺寸線。
c)、依照順身中線,用抽板從柱頭卯口討退確定枋肩及榫頭形狀尺寸。
d)、截去長荒,開榫,斷肩,刮刨圓楞,復彈中線,在枋身上面標寫位置號。
e)、箍頭枋一端做燕尾榫,一端做箍頭榫和霸王拳或三岔頭。箍頭的高、厚均為枋子正身尺寸的8/10,長度做霸王拳時由柱中向外加長1柱徑,做三岔頭時加長1.25柱徑,榫厚同燕尾榫,搭角處按山面壓檐面刻半搭交。小額枋做大進小出榫。
2.3.3質量要求:應符合《文物建築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准》第三章第三節的規定。
第四節桁檩類構件制作
2.4.1施工准備:
依桁檩的使用位置及設計要求,選好木料,根據排出的丈桿適當留荒進行打、截料。
2.4.2主要工序:
a)、在檩料兩端彈出迎頭十字線、八卦線。
b)、順身彈線砍成八方、十六方,直至砍圓刮光。
c)、按檩徑3/10彈金盤線,做出檩底和金盤。
d)、依照分丈桿畫出銀錠榫及口子線,排出椽花。然後盤頭,開榫,鋸口子,復彈中線,標記位置號。一般桁檩銀錠榫長按檩徑1/4,寬按檩徑3/10,根部每邊按榫寬1/10收分,檩頭按梁頭鼻子寬刻半。搭角檩頭亦按山面壓檐面做刻半搭角榫。
2.4.3質量要求:應符合《文物建築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准》第三章第四節的規定。
第五節板類構件制作
2.5.1施工准備:
依構件的使用位置及設計要求,選定板料,適當留荒進行打、截料。
2.5.2主要工序:
a)、墊板按兩端裝入梁頭兩側墊板口子內定長,四面刮平刨光。
b)、博風板厚一椽徑,寬兩檩徑,長度、曲線、頭尾依實樣樣板制作。板的內側鑿出檩窩,深半椽徑。
c)、掛落板(滴珠板)用立板,掛檐板用橫板,四面刨平刮光。與檐邊木連接處做暗銷,轉角處做割角榫。
d)、山花板、圍脊板用錯口縫(高低縫)拼嚴,表面刨平刮光。
2.5.3質量要求:應符合《文物建築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准》第三章第五節的規定。
第六節椽、望、連檐制作
2.6.1施工准備:
依據不同位置的椽長、撇向及起翹尺寸適當加荒後下料。做好翼角翹飛椽扭度、撇向搬增樣板及絞尾彈線卡具。
2.6.2主要工序:
a)、正身檐椽、花架椽、腦椽按設計截面及實樣長度,刮、刨成圓椽或方椽。後尾按舉架剪掌。
b)、正身飛椽一般為一頭三尾,按兩根一對彈線制作。在飛椽脖兩側刻閘擋板口子,椽頭搓三面楞。
c)、翼角椽為單數,長度與正身檐椽相同。方翼角椽用規格板料制作時,先將板刮平刨光,再用活尺及搬增樣板按次序在板兩端畫出各椽的迎頭斜線,並在板面上彈出順線,按線鋸開後,刨光兩側面,分組編號,按號序上卡具分左、右彈線絞尾。
d)、翹飛椽與翼角椽根數相同。各角同編號翹飛椽宜在同一板料上彈線制作。先在順板邊等於椽頭撇度尺寸處彈一條基准線,再用方尺及長度桿在板的大面垂直於基准線,畫出兩端的椽頭線及兩條腰線。用舉度桿在腰線及椽頭線上點畫出翹起高度和椽子自身高度尺寸,連接各點彈線並用扭度搬增板過畫到小面,交到另一大面的邊楞上,照上法在另一大面彈線。固定翹飛板,由兩人用二鋸鋸解翹飛椽,刨光底、側面,標記好編號。
e)、望板按設計厚度一面刨光。順望板頂端做斜搭掌,橫望板兩側刮柳葉縫。
f)、小連檐寬同椽徑,高為望板1.5倍,長隨通面寬加翼角尺寸。大連檐高同椽徑,寬為1.1~1.2倍椽徑。大、小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