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古建築的華美點綴
日期:2016/12/14 13:09:23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 琉璃,王者用也。自古以來,琉璃就是中國建築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建築風貌的標志性元素,更代表著中國古代建築藝術的一個頂峰。正如建築大師梁思成先生所說:“中國人對於屋頂的態度不但不遮掩,而且特別地標榜,驕傲地,直率地將它全部托起,使之成為建築中最堂皇、最惹人注目之一部。琉璃瓦之施用,遂成為中國建築的特征之一。”
碧瓦琉璃光
中國古建琉璃文化學者肖永旺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琉璃制品主要分為以下幾類:一是料器,即玻璃工藝品。台灣、廣東一帶的琉璃坊多產此類琉璃制品。舊時北京的葡萄張、《西游記》中沙和尚在天宮打碎的琉璃盞以及正在熱播的《武媚娘傳奇》中的琉璃宴,指的都是這種玻璃器物。
二是古建及仿古建所使用的琉璃瓦,即:將制作好的磚瓦上塗上一層以石英為主料的礦物質釉色加以燒制的瓦片。
三是素琉璃,別稱削割瓦,它是官窯生產的一種不帶釉色的瓦,同時又分油、旱兩種。
作為中國古代建築象征之一的琉璃主要指的是後兩種。
古建琉璃由漢代燒制冥器建築造型演變發展而來。最早用於建築上是由一千五百年前的北魏開始,隋唐時期,琉璃瓦在豪華建築上的使用增多,但只用於檐脊,叫作剪邊琉璃,仍不見用於整個屋頂。及至宋代,琉璃的使用更為廣泛,宋代李誡所編修的《營造法式》一書詳盡記述了當時燒造琉璃瓦的原料配方、產品規格和燒制技術等。元代,琉璃瓦在寺廟、宮殿等建築上得到了較為普遍的應用,琉璃工藝有了長足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