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有哪些 >> 北京孚王府

北京孚王府

日期:2016/12/14 12:41:29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

北京孚王府

    京城的王府,恭王府的知名度最高,之後便是什剎海畔的醇親王府了。其實,在這朝陽門內大街上有一座孚王府,是北京第二座被列為國家重點保護文物的王府。

    從大慈延福宮向東約百米的距離,有一個掛著四塊出版單位牌子的中式大門。這裡面便是孚王府。大門之內的院子正中,有兩塊標牌,標著“北京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那一塊,下署“北京市革委會1979年8月21日公布”;另一塊新些,是2001年這裡被列為國家級保護文物時立的。它們後面,兩個石獅子鎮守著的那才是原王府的外門面闊五間,中啟一門,采用歇山屋頂,覆灰瓦,上帶正脊、吻獸和垂獸,朱漆門扇上排列著縱九橫七63顆門釘。據文物部門的資料稱,這裡原是中啟三門,只在重大儀典時才會三門同時開啟。

    這孚王府的歷史還得從雍正開始講起。拜諸多熱播電視劇所賜,“九子奪谪”這段歷史大家都很熟悉了。相較支持者眾多的八爺,四爺胤禛的鐵哥們兒只有十三阿哥胤祥。怡親王胤祥病死後,雍正為其舉辦了隆重的葬禮,並將原在王府井的怡親王府改建為賢良寺,以示紀念。另賜其子、第二任怡親王弘曉另建了這座新王府。鹹豐皇帝死後,慈禧聯合恭親王奕訢發動辛酉政變,擊敗了“顧命八大臣”,強令位居八大臣之首的第六代怡親王載垣自缢,並剝奪了他的王位和王府。三年後,此府被賜於鹹豐的弟弟、當時的孚郡王、後來的孚親王奕譓。因奕譓是道光帝的第九子,故此府又俗稱“九爺府”。

    眼前的孚王府雖然外觀陳舊,但仍保留著宏大的規制。王府布局分為東、中、西三路,其中中路被單位占用,保存最好;東西兩路基本都是民宅了,一個大雜院套著一個大雜院,各種房屋之間形成縱橫交織的狹窄過道,猶如迷宮。西路還算基本保存著原有的主要建築,抬頭間還不時能發現古老的屋檐,東路則損毀最烈,剩下的建築已經不多。

    中路是王府的核心所在,共有五進院落,中軸線長度達兩百多米,規模宏大,氣勢迫人。由於分別被兩家單位占用,被分割成了前後兩個院子。前面的院子仍在利用中,門口有門衛,院子裡還有乒乓球案。後面的院子原屬一家研究機構,現在已經騰空了,只有一位看門人。寂靜的院落中,樹木茂盛,牆上綠色琉璃瓦上的花紋仍清晰可見。

    走馬觀花地看下來,沒有發現多少近年修繕過的痕跡。為什麼這裡卻比醇親王府更早被列為國家級保護文物呢?文物資料顯示,這孚王府布局嚴謹規整,施工精良,殿宇、屋捨等級鮮明,建築類型較多,空間變化豐富,堪稱清代王府最典型的格式。王府分為三條軸線、四個部分中軸線為禮儀空間,西軸線為宅捨居住空間,東軸線為軒館休閒空間;服務用房則分別置於兩側軸線的前部。它的平面與《大清會典》的規定基本契合,且與乾隆《京城全圖》上的怡親王府大致吻合,說明其布局仍保持著清代中期的原貌,是研究清代王府建築的寶貴實例。

推薦閱讀:

張家口懷來雞鳴驿

山西孝義中陽樓

元中都遺址

世界最大的銅佛——扎什倫布寺強巴佛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