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有哪些 >> 山東唯一現存明代樓房

山東唯一現存明代樓房

日期:2016/12/14 13:09:56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

    作為一處典型的明代民居古建築,位於淄博市高新區四寶山街道辦事處街子村的街子明樓相傳為明代富商顯宦裘姓人士所建,後歸段家,明末又歸王家,清代轉為張姓。上世紀50年代,街子明樓曾先後用作學校和當時的公社機關大院。

    2006年,街子明樓被公布為淄博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作為山東省現存唯一一座典型明代樓房,街子明樓的歷史文化價值不容忽視。

    10月26日,記者一行來到淄博市高新區四寶山街道辦事處街子村,尋訪典型明代民居古建築街子明樓。沿著進村主干道一路向東,道路南側,一座座錯落有致的老宅透露著歷史的滄桑;道路北側,一排排整齊氣派的樓房充滿現代氣息。

    在四周老宅的映襯下,一座坐北朝南的二層暗黑色樓房映入眼簾。據街子村村民王女士介紹,街子明樓現存後樓、前廳各一座,記者看到的二層小樓正是後樓。王女士家的屋宅緊鄰後樓西側,記者登上王女士家房頂向東望去,後樓正門處一目了然,門楣拱形雕有蓮瓣紋。高十幾米的二層平頂樓房,南北東西共有磚砌拱券窗7處。

    今年61歲的王女士告訴記者,小時候聽村中老人提起,街子明樓後樓原為3層結構,如今第三層早已不存。記者查閱史志史料了解到,確實如王女士所說,街子明樓後樓原為3層碉樓式建築,第3層為全木制結構,四梁八柱,歇山轉角,構造精巧,1938年被日軍焚毀。

    沿後樓南行,記者來到街子明樓前廳,寬敞的院落內如今只剩一間廳房。今年69歲、已在此看護十幾年的村民王光義告訴記者,街子明樓為典型的封建官僚地主莊園,傳為裘姓所建。裘氏在明初為富商顯宦,有多處莊園、牧場等。後來明樓產權幾經變換,直至清代,明樓轉為張姓。

    “以前這裡有三進廳房,六面廂房,如今只留下一間廳房。”王光義老人回憶,大院房屋門窗皆用花格木雕成,垂檐下刻有山水、花鳥、麒麟等吉祥圖案。只可惜前檐下木雕垂檐及屋脊上的磚雕裝飾物早已隨著歷史的塵埃消逝,大門也已不復存在。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