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有哪些 >> 寺廟裡的百年古樹氣質脫俗

寺廟裡的百年古樹氣質脫俗

日期:2016/12/14 13:11:36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

延福寺內的空靈古柏

內蒙古阿拉善盟延福寺內的空靈古柏

    我走訪過內蒙古境內不少喇嘛寺廟,發現這些寺廟有一個共同特征,那就是都建在山水好、地氣佳的地方,院落裡都聳立著幾株高大的百年古樹,郁郁蒼蒼,俯視人寰,與寧靜空寂的氣氛相和諧,頗令人稱奇。

    樹木當中,亦有超拔與卑微、雄偉與平庸之分。種植在寺廟裡的樹木,以松、柏、雲杉為主,多富於莊嚴之美、粗拙之美、古色古香之美和“愈老愈峥嵘”的成熟獨立之美。為什麼寺廟裡的古樹氣質脫俗?除了樹種原因之外,其長期生長的幽雅環境亦起到了很大作用。

    美岱召古樹如隱居高士

    內蒙古西部土默特右旗的明代城寺美岱召,是一座有著堡寨式圍塔的黃教召廟,召內有兩株古松、一株古柏,樹齡都在四百年以上,樹干粗碩,枝葉如蓋,一如寬袍大袖的隱居高士。我最早凝望到它們的時候,是1999年12月23日的冬日黃昏。但見暮色蒼茫裡,古松和古柏上有夜鳥飛竄,翅膀驚起撲拉拉的聲響。冷風掠過,便發出松濤一樣飽滿的呼嘯。我感覺幾百年的光陰仿佛就在這樹間喧嘩流動,“今月曾經照古人”的時空怅歎悠然而生。

    福會寺古樹如老僕

    赤峰市喀喇沁旗最大的喇嘛召廟福會寺,始建於清康熙年間,有青磚壘砌的院牆和十五幢磚木結構的大殿。寺內,點綴著兩株峭拔參天的油松,真正的“合抱之木”,其樹齡總在四五百年左右,可以說是“生於斯,長於斯”的清朝遺老了。它們宛如寺廟裡的“老僕”,忠誠守護,與飛檐斗拱、佛樓法堂一起構成遠離紅塵的世外風景。

    梵宗寺古樹結碩果

    赤峰市翁牛特旗烏丹鎮的梵宗寺內,有一株虬枝蒼勁的文冠果樹,樹齡已逾二百五十年,仍然春華秋實,碩果累累。

    據說這樹乃清乾隆年間幾個喇嘛從五台山引種而來,倍加護養,遂成大器。喇嘛們還用樹上結的文冠果搾油,油質上乘,潔淨無油腳,食用後身體格外健壯。文冠果油還可用於佛前燈盞,點燃後無燈煙,不熏污赤金佛身,深得虔誠的喇嘛垂青。

    靈悅寺古樹明開夜合

    在赤峰市喀喇沁旗錦山鎮靈悅寺的山門裡東側,有一棵百歲合歡樹,根深葉茂,枝干彎曲,樹型猶如一個巨大的盆景。最奇特的是,這株古樹總在每年舊歷五月開小白花,明開夜合,被當地群眾稱為“明開夜合樹”。它的學名叫桃葉衛茅,豆科合歡屬植物,是喀喇沁旗列入保護之列的古樹之一。

    根丕廟有一株杏樹王

    二百多年前,一株從北京帶來的杏樹苗落地生根,栽在赤峰市阿魯科爾沁旗根丕廟內。二百多年後,這株杏樹仍然生機蓬勃,樹干粗得兩個人都圍不攏。

    在漫長的歲月裡,阿魯科爾沁二十一座寺廟的喇嘛們,每年都要到根丕廟參加廟會,每次都會將這株杏樹的杏核帶回去,種在各自的寺廟裡。久而久之,這株杏樹王的後代,像“星星之火”,繁衍遍布了阿魯科爾沁大地。

    龍泉寺裡藏香柏

    香柏在塞外頗為少見。赤峰地區僅有的兩株香柏,均生長在喀喇沁旗龍泉寺。其中高大的一株,樹齡已有三百多年。另一株稍小一些的,樹齡也有二百年了。兩株兄弟般比肩的古香柏,短針樹葉,經冬不凋,樹姿窈窕優美,給千年古剎龍泉寺增添了幾許異香神韻。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