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永樂宮元代壁畫臨摹作品展在山西博物院開展,37幅臨摹作品亮相。
道教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起源於漢魏時期。金末元初,王重陽創全真教。永樂宮與北京白雲觀、陝西戶縣純陽宮並成為全真教“三大祖庭”。永樂宮壁畫是現存最完整的道教壁畫代表作,素有“東方畫廊”之美譽。現存壁畫面積1005.68平方米,主要分布在龍虎殿、三清殿、純陽殿、重陽殿四座元代建築內。其中,三清殿《朝元圖》代表了中國古代寺觀壁畫的最高成就。此次展出的畫作,臨摹於1986年至1989年,由范金鳌教授與40余名國內一流院校的專家和學者共同完成,臨摹畫作曾先後在日本、台灣、北京、西安等地展出。本次展覽共展出臨摹壁畫37幅、石刻拓片6件、泥坯畫13件,共計56件,再現了中國古代寺觀壁畫藝術的博大精深,展示了中國傳統道教文化。壁畫《白虎星君》著色古樸,白虎星君手持長矛,身披铠甲,铠甲外裝飾有綠色飄帶,隨風擺動,威風凜凜。《西王母》筆法細膩,畫作人物正襟危坐,寬大的袖袍自然垂落在身體兩側,服飾雍容華貴。本次展覽由中共運城市委、運城市人民政府、山西省文物局主辦,將於12月15日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