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蕃古道
日期:2016/12/14 12:54:46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 玉樹自古是連接西藏、四川、西寧的交通要道,是唐蕃古道的必經之地。境內以古道和商路為主線,一路的名勝古跡、風土人情,更是多姿多彩,美不勝收。
唐蕃古道即唐朝古都長安(今陝西省西安市)通往吐蕃邏些(今西藏自治區拉薩市)的古代通道,藏稱其為“迎佛路”。它的形成己有1300多年的歷史,被視稱為中國古代三大通道之一。它像一條長虹,將藏漢人民緊緊連在一起。
據藏漢史籍記載,唐貞觀八年(634)吐蕃王松贊干布,派第一批使臣訪問西安;唐朝也很快派使臣回訪,從此拉開了漢藏友好往來的序幕。唐貞觀十四年(640)吐蕃大相祿東贊受命到唐朝求親唐太宗李世民審時度勢,將宗室女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翌年,由江夏王李道宗護送,攜帶陪嫁隊伍離長安赴邏些。途經天水、蘭州入青海;過日月山,抵柏海(今扎凌湖、鄂陵湖),松贊干布親率人馬在此迎親。而後順黃河北岸西上,過黃河正源卡日曲,經眾龍驿(今譯作草隴灘,在玉樹州清水河南),渡通天河,穿勒巴溝時刻了許巖畫,駐跸貝溝,休整一月。為弘揚佛教文化,文成公主令隨行工匠於貝溝懸崖上雕刻佛像九尊,再往西南行,經藏北黑河,赴邏些。在雕刻的九尊佛像中,端坐中間的是大曰如來佛,左右分上下兩層各待立四尊菩薩。即普賢、文殊、金剛手、除蓋障、虛空藏、觀世音、彌勒、地藏菩薩,俗稱八大隨佛弟子。在浮雕的左邊崖壁上,紋刻了吞米桑布扎書寫的藏文“尕洽”十八行;右邊崖壁上刻有藏文佛經十二行和文成公主書寫的漢文楷書《般若波羅米多經》十六行。在貝溝的多處石崖上還刻有多種佛像、佛塔、經文等。70年後,唐蕃第二次聯姻,金城公主又遠嫁吐蕃贊普赤德祖贊。她途經貝溝時為文成公主時代雕刻的佛像建造殿堂,並於公元730年派人重修佛殿。
解放後,政府為了保護這座唐蕃古道上的珍貴歷史古跡,於1957年報經國務院批准,將其列為青海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唐蕃古道,迂回曲折,綿延數千裡。今若巡游此道,你將會領略到絢麗的高原風光和神奇的江河源頭,貝溝的千年古雕尤其令人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