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有哪些 >> 昆侖文化龍頭扎麻隆鳳凰山

昆侖文化龍頭扎麻隆鳳凰山

日期:2016/12/14 13:11:19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

 

玄龍大帝

玄龍大帝

昆侖山總仙主西王聖母

昆侖山總仙主西王聖母

九天聖都青海扎麻隆鳳凰山

九天聖都青海扎麻隆鳳凰山

九天玄女古畫像

九天玄女古畫像

   扎麻隆鳳凰山被紫氣彌漫(甲午年二月初二)

    昆侖文化龍頭扎麻隆鳳凰山

    泱泱昆侖,晔晔文化

    隆鳳凰山景區正在世界的東方、中華大地的西部青海悄然崛起。

    讓我們追根溯源,中華的歷史遠不止上下五千年,可考究的文字記載只是歷史的冰山一角,昆侖神話中講述的,都是比文字歷史久遠得多的上古傳奇,上古文獻的代表性著作《山海經》中曾反復出現“昆侖”一詞,因此,可以說昆侖文化是中華文化中最古老、最神秘、最博大、最寶貴的文化。

    走進扎麻隆鳳凰山的乾坤宮,我們看到,昆侖古老的文化,被逐漸積累、完善和提升,神聖而肅穆莊嚴。2013年10月5日,我國第一個具有昆侖文化特色的昆侖天壇——乾坤宮在青海扎麻隆鳳凰山竣工,千萬炎黃子孫匯聚在此,舉行乾坤宮明世大典,這是民族凝聚力提升的時刻,他們擁有共同的信仰,彰顯國家政治清明,政通人和,祝願人與自然和諧,同心協力為國開泰運。

    當今世界各國的競爭,從根本上說是文化的競爭,民族真正的崛起在於自身文化的興盛,因此,從這一角度而言,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必然伴隨著中華文化的繁榮興盛。中國是世界公認的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擁有自己光輝燦爛的民族瑰寶,這就是昆侖神話大系。昆侖文化作為提高民族精神的根母文化,有著更強大的吸引力、感召力與凝聚力。而以昆侖文化為基石的扎麻隆鳳凰山現在也已成為中華神州大地上人們尋根拜祖的一大重要文化聖地,這也讓扎麻隆鳳凰山成為我國青海高原上一顆閃耀光芒的文化明珠。

    為中華文化的魅力而震撼,莫過於身臨昆侖勝地之中的那驚鴻一瞥,對民族的虔誠、對天地的敬畏,讓人心甘情願俯身膜拜。駐足於昆侖天壇——乾坤宮前,仰望九天玄女、西王母、女娲,感受來自四方的祥雲,將神話故事的內容細細溫故。九天眾仙是昆侖文化最初模板,千百年來,它們被演繹成千姿百態,變幻無窮的神秘力量,這就好像是天地之間的自然法則,冥冥之中昭示的自然規律。

    昆侖文化源遠流長,九天玄女、西王母、玄龍大帝的故事,比古希臘神話更悠久。昆侖神話的產生、流傳過程和華夏民族的生存與發展是同步的,距今已有360萬年的歷史。昆侖神話記載著人類從誕生到發展的重要歷程,因為其豐富的內涵,正被越來越多的國際友人所認可。在昆侖文化研究學者韓生魁先生多年的不懈努力下,昆侖神話於2010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1年聯合國文化發展委員會和中華母親文化委員會在扎麻隆鳳凰山設立了中華昆侖文化研究中心和交流基地。如今,一個以昆侖文化為主題的中華文化旅游勝地,青海九天聖都扎麻 
尋根中華文化之源昆侖精神震古爍今。



    中華昆侖文化,是起源於中國青海昆侖山主脈的文化,它是對神秘高原自然、人文歷史、人類審美經驗的積累,也是對人類生息繁衍和社會進步而創造的物質和精神的總匯。所以,中華昆侖文化反映的是中華文明乃至世界文明起源、進程的“源頭文化”、“根母文化”、“傳統文化”,同時也是復興中華文明,圓融世界文明的精神文化之源。

    扎麻隆鳳凰山,位於昆侖山脈之天樞要地之中的傳說。扎麻隆鳳凰山是人類母親女娲(九天玄女)抟土造人、煉石補天累倒後幻化成一只美麗鳳凰降落的聖山,其形象是一只展翅欲飛的鳳凰。久而久之,這便形成了人們廣為傳頌的昆侖神話的主要內容之一。

    從性質上說,昆侖神話不是人為的宗教,卻是一種反映人神活動的文化大系,是歷史的折射,是現實社會生活的特殊映照。從產生的時間上說,昆侖神話是遠古文明和原始的自然宗教,是中華文化的母題和龍頭,比道教、佛教產生的時間早得多。然而,由於當時的封建統治者和一些追逐名利的文人,因其封建政治文化偏見和對昆侖神話的無知,對昆侖神話未加以重視,史書也只著重從黃帝、炎帝的歷史開始,把黃帝、炎帝的母親九天玄女、西王母所在的歷史階段割斷了,加上外來文化的不斷沖擊,作為民族瑰寶和民族文化根母的昆侖神話就支離破碎了,接著,又被人們淡忘。直至近十多年來,昆侖文化在黨和政府的關心和眾多有識之士的努力下才重放異彩。

    昆侖神話是中國人文歷史和社會發展的原始記錄,古今中外許多專家學者公認,青海不僅是江河之源,而且是昆侖神話之源,中國人的民間節日、風俗習慣等都與昆侖文化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在昆侖文化中,每年的正月初六是九天玄女的萬壽聖誕;正月初九玉皇聖誕;正月十六玄龍聖誕;二月初二神龍節;三月初三西王母蟠桃會;三月二十三媽祖聖誕;四月初八喜樂節;五月初五避瘟節;六月初六萬聖會(初五至初八);七月十八成道節;八月十五中秋節;九月初九重陽節;十月十八地母聖誕;臘月初八賜福節。公歷每年5月1日—6日、10月1日—6日則是昆侖文化藝術節。2013年九月初九是我國第一個具有昆侖文化特色的昆侖天壇--乾坤宮在青海扎麻隆鳳凰山明世竣工。該山鼎於五方中玑,吸收四方靈氣,扼昆侖主流地域之喉吭,是九天玄女的中心道場,也是中華昆侖文化的龍頭景點。乾坤宮的修建融入了道家“天人相應”的思想,它的宮基有三層,上層是天宮,意為陰陽合,化以正,重現中華新氣象;中層為媽祖宮,意為中華民族乘風破浪,勇往直前,直達勝利的航點;一層是地母宮,意為地道通暢,正氣升騰,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中華強盛,人民樂業,世界和平。

    作為“大地域”文化概念,昆侖文化可以通過多種文化形式拓展和展示,如它可以以“花兒”創作演唱為代表的民間民俗文化,也可以是以玉樹歌舞為代表的民族民間歌舞文化,也可以是以繪畫、雕塑、建築為代表的藏傳佛教文化,還可以是以彩陶精神為代表的史前博物文化,更可以是以賽馬會、那達慕、九曲黃河燈會、土鄉納頓節、熱貢藝術節、撒拉族藝術節為代表的民族民間節慶文化和以藏、土、撒拉族為代表民間風情文化。這些極具特色的文化充分彰顯了中華昆侖文化的五彩缤紛和博大精深,成為中華民族歷史長河裡的藝術奇葩。

    中華昆侖文化是東方民族文化的精髓,華夏文明的核心,更是世界傳統文化中的奇麗瑰寶。她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包蘊厚重,意存高遠,具有原生性、包容性、開放性和創造性,是公認的“源頭文化”、“根母文化”、“多元文化”、“包容文化”。正是由於昆侖文化的唯一性,所以,經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專家評審委員會嚴格審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已批准中華昆侖神話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華昆侖神話申遺申報人——昆侖文化研究院常務院長、昆侖神話龍頭景點總策劃韓生魁教授也在此前被世界民間文藝家協會、中國民間文藝家聯合會授予“世界民間藝術大師”稱號。

    “觀天之道,執天之行。”昔日,九天玄女對兒子黃帝這樣循循教導。今天,為了復興中華民族的偉大文明,開展學習和宣傳昆侖文化活動更是勢在必行。隨著中國經濟、科技的不斷發展、綜合國力的不斷增強,以及中華民族自尊心的不斷提高,作為能凝聚民族力量,提高民族精神根母文化的昆侖神話,更顯得無比可愛和珍貴。

    昆侖仙境鳳舞九天文化淵源一脈傳承

    如果說中華文化似一條神龍,那麼昆侖文化無疑就是神龍之首;如果說昆侖文化是中華文明的核心,那麼扎麻隆鳳凰山就是這核心的發源地。

    有一個美麗的傳說,人類母親女娲抟土造人、煉石補天累倒後幻化成一只鳳凰降落此地,扎麻隆鳳凰山便因此得名。誕生在昆侖山、扎麻隆鳳凰山這一神秘地域的九天玄女、西王母、玄龍、盤古、黃帝、媽祖等神話人物奠定了中華神州的人文基礎和天地人的至高點。

    近年來,一個昆侖文化熱潮正在我國的一些省區形成。昆侖神話至今富有強大的生命力和深厚的群眾基礎。從其文化內涵、歷史淵源、人文特色上看,昆侖神話這個文化大系是由若干個基本的神話體系組成。其中最核心、最重要的是作為開創宇宙世界進行神魔大戰的九天玄女、盤古神話;作為生命起源,人類形成的女娲、西王母神話;作為開拓創新為特征的伏羲神話;作為統一而戰和治理、發展社會為特征的炎黃颛顼、帝喾神話;作為向更高文明過渡為特征的堯舜禹的人類社會發展神話;作為以修行成佛為特征的佛教神話;以及作為以修煉成仙為特征的道教神話。除此而外,還有民族神話和民間神話,如藏族的《格薩爾王傳》,漢族的《白蛇傳》、《西游記》、《山海經》、《聊齋志異》等。昆侖神話承載了這巨史般的、悠久的東方神話傳說,記錄了民族融合一體的歷史,因此,從深遠意義而言,它是一系列中國神話的源頭,是中華民族文化之魂。

    其中素有以昆侖神話的龍頭景點冠名的九天玄女降生地——青海省扎麻隆鳳凰山,更是巧奪天工,成為所有龍鳳傳人心系神往的聖地。

    由於扎麻隆鳳凰山地理位置獨特,蘊含豐富的文化內涵,因此,具有極高的文化品位。目前,該景點已建成了主體聖景乾坤宮、九天玄女祖宮、西王聖母天緣宮、藝術館、天帝宮、東方美神院、文成公主宮、嫦娥宮、全國總山神殿,鑄造了九天玄女露天銅像等99尊神像,現已成為中華神州大地上人們尋根拜祖的一大重要文化聖地。這對擁有神奇的自然造化、獨特的文化積澱和充滿魅力的人間秘境青海而言,影響深遠……

    事實上,中國的許多文化是從昆侖文化中傳承、派生、發展出來的,四川、雲南、廣西、甘肅、陝西、河南、河北、東北三省等省區流傳的民俗文化、出土的一些文物都源自昆侖文化:如新疆出土的女娲與伏羲交合圖,四川出土的“三星堆”、“西王母搖錢樹”,東南沿海、台灣、香港、澳門的媽祖文化,雲南流傳的納西古樂和昆侖文化人物面具,山東的蓬萊神話,甘肅泾川的西王母傳說,陝西、河南的黃帝文化,湖南的炎帝文化等,都與昆侖神話一脈相承。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