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四川旅游勝地:上裡古鎮小橋流水

四川旅游勝地:上裡古鎮小橋流水

日期:2016/12/16 18:32:07      編輯:古代建築
  川西的稻城、新都橋這些名字對我們並不陌生了。但是與美景搭配的就是條件的艱苦、路途的遙遠。其實走川西,也有一些可以讓我們玩得很閒適的地方,比如雅安的上裡。

  “井水制火”古場鎮

  上裡古場鎮街邊的老店鋪和房捨都是以木結構為主建造,古鎮中的街道縱橫排成一個“井”字形。寓意“井中有水、水火不容”,由此來寄托心願:小鎮建築免受火災,小鎮居民平安度日。

  上裡相對來說地處偏遠,與其他江南繁華的古鎮不同,這裡多少透出些鄉間的感覺。沿著鎮中小街向北走,出了小街,就看到鎮邊的溪水了。一兩隊農戶放養的鴨子,正悠閒地劃著水……

  古場鎮依山傍水。鎮邊人家的房捨與四周環抱的溪水、綠草披拂的古橋、橋邊的古塔古樹相映成趣。游蕩其間,很有超然世外的恍惚之感。

  古橋古塔石牌坊

  這三樣是上裡古鎮的三大特色景致。

  從古鎮沿河上溯,隔著幾十米就跨著一座橋,短短一公裡的距離內,竟然有十余座古橋,而且無一造型相同。有拱橋、有石板橋、有石墩子、有單孔的、有7孔的、有11孔的……古時修橋是一個大工程,能如此密集地修建橋梁,可見歷代上裡的商路繁華。

  鎮政府的人熱情地告訴我,古鎮的古塔分為四大類:文峰塔、建橋塔、藥王塔還有捨利塔。每一座古塔就是一頁古鎮的歷史,細細翻開,能體味很多歷史的悠遠。

  石牌坊在上裡古鎮地域之內共有三座:雙節孝牌坊、九世同居坊和陳氏貞節坊。這九世同居牌坊的歷史可不簡單。這一家人口從湖北一帶遷來,一大家子,人口足有千人。有人猜測說,這九世同居的陳氏家族大概也算是封建社會中漢族地區最大的一個家庭了。

  我的問題是,他們家的廚房該有多少個灶才夠?

  小橋流水大宅門

  跨過橋去,走到河那邊的田野,兩只羊被系在那裡,很自得地吃著田裡的青草……

  田野的另一邊,古鎮裡那些老宅子依舊年復一年的伫立在那裡。其中最大的一座深宅大院,應該算是韓家大院了,是一處清朝官吏的私邸。大院裡家宅的建築代表了一種典型的川西宅院建築特色。穿梁斗木,其間如何,就不是非專業人士能細說分明的了。

  古鎮邊的一彎清溪不是人工整修整齊劃一的河道,水底能看到青青的水草,裸露出的石頭上還長滿著青苔。枯水季節,你可以踏著這些河中的石頭過河。

  踏在河中央,分看兩頭,上游的溪水不緊不慢地漾向下游,河畔的垂柳也靜靜的,河岸的一邊是熙攘的古鎮,另一邊是安靜的田野,城鎮和鄉村比鄰而處。坐在鎮裡溪邊的茶鋪內,眼裡心裡輕松感受的,就是這川西版本的小橋流水人家了。(海草)

  貼士

  去上裡要先從北京去成都,在成都新南門汽車站買到雅安(碧峰峽)的車票(32.5元/人),經成雅高速約1.5個小時到雅安北站下車,再轉乘到上裡的黃色小面包車(5元/人,滿5人就出發),40分鐘左右就到了。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