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市彭楚藩墓
日期:2016/12/14 12:53:57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 彭楚藩墓位於西山風景區的大門。西山最高峰170米,北臨長江,與黃州赤壁相望,南瀕洋瀾湖,煙波浩渺。山上自然環境優美,蒼松翠柏、溪流飛瀑、鳥語花香,更兼人文景觀眾多,主要有吳王避暑宮、武昌樓、松風閣、龐統讀書處等,著名的歷史人物孫權、蘇轼、黃庭堅、岳飛、張之洞等都曾在山上留有遺跡,這裡有彭楚藩墓。
彭楚藩是湖北鄂州華容鎮人,早年接觸進步思想,立志推翻清王朝的腐朽統治。他加入文學社和共進會,利用自己憲兵的特殊身份收集清軍情報,並居中調解兩會關系,在籌備起義的過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1911年10月9日孫武在漢口實驗炸藥時引起爆炸,起義事洩,印信、旗幟、名冊等都落入清人之手,全城大搜捕隨即展開。還是彭楚藩,得到消息後立即趕到武昌小朝街起義指揮部報信,與眾人商議起義是否提前等事宜。夜半,清軍驟至,彭身著憲兵服,本可乘機溜走,但他決意與戰友共生死,主動申明自己是革命黨人。在接下來的提審中,彭慷慨激昂,痛斥清政府的無能無恥,惱羞成怒的清人於10日晨於督署東轅門外將彭楚藩、劉復基、楊洪勝三烈士斬首示眾。烈士的鮮血,激起了革命軍的復仇怒火,當晚旨在推翻清王朝封建統治的槍聲就回蕩在武昌城......
武昌起義成功後,革命黨人將烈士遺體存放在武昌紫陽路皇殿後(改為三烈士祠)供市民憑吊。南北議和後,三烈士遺骨被運回各自原籍。移柩儀式非常隆重,武漢軍政府下令開吊三日,起靈當日武昌休市一天,市民沿路設置香案祭拜,南京臨時政府副總統、湖北都督黎元洪及武漢軍政府要員齊聚碼頭送別烈士,後由20艘炮艦護送彭楚藩烈士靈柩回鄂州西山,安葬於靈泉寺大雄寶殿後。
1956年11月,鳳凰台塔、彭楚藩烈士墓、金雞鄉遺址等3處被列為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
推薦閱讀:
鄂州市和尚山遺址
鄂州市觀音閣
鄂州市鳳凰台塔
嘉善流慶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