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時期,是我國古代建築體系發展的最後一個階段,其設計和技術方面都已臻成熟,而這一時期的民居建築形成了古樸典雅、莊嚴硬朗的風格,疊砌考究、雕飾精美,在細節上精益求精,體現了我國古代人民的勞動智慧和無窮的藝術創造力。
西安雖世稱古都,但由於種種原因,歷史上留下的古民居建築基本上蕩然無存,相比山西的喬家大院、王家大院,北京的四合院而言,陝西的大院建築少的有些可憐。現今陝西的古代民居建築保存的比較完好的民居建築只有西安高家大院,旬邑的唐家大院和三元的周家大院等幾處,要想體會明清時期的韻味,不妨趁閒暇時期,漫步其中感受一下古樸的人文氣息。

高家大院隱於鬧市中的榜眼府 如果你到過西安的回民街,那你一定會在繁華喧囂的街道旁,看到掛有“榜眼及地”牌匾的一處院落安靜的坐落在那裡,而門檐上高掛的紅燈籠則提醒著你,以前的主人姓高,曾經獲得全國文官選拔考試第二名。而這座院落則被人們稱為“高家大院”。高家大院的稱呼到如今也已經有400多年了。
高家大院是典型的明清民居建築,位於西安市繁華的商業街——北院門清真小吃街上,是明朝高岳崧故居,占地4.2畝,總居住面積2517平方米,房屋86間,其中現對外開放56間。此院屬三院四進式磚木結構四合院,其主體是明崇祯年間建築,如今院內現有西安中國畫院等4家單位辦公。

高岳崧祖籍江蘇鎮江,明崇祯年間曾中榜眼,後官至太司,從崇祯皇帝手中受賜此宅。清同治十年,子嗣參加科舉考試,被皇帝欽點榜眼,得御賜“榜眼及地”牌匾。從明崇祯十四年至清同治十年,高家本族七代為官。

走近高家大院,那高達4米、氣派非凡的大門在窄小的街道上顯得格外引人注目,當地人稱這種門為“走馬門”,意思是即使揚鞭策馬,昂首挺胸,也能暢通無阻,絲毫不用屈身。

走進這座四合院,首先看到的是一道精雕細琢的石牆“堵”在面前。這種牆名叫“影牆”,中國古代多數大戶人家都有這種牆,它的主要功用是使院外的人不能輕易窺視到院內的情況。除了影牆之外,高家大院裡隨處可見的樟木雕花屏風,也透露出主人分隔公共空間和私人空間的良苦用心。

高家大院已列為西安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發的“亞洲太平洋地區文化遺產保護獎”。近年來,經過修繕高家大院已成為市內一處新的旅游景點,向游人開放供參觀游覽。

漫步其中,細觀大院內的每一處,處處如畫,移步換景,游客在其中能夠感受到古色古香的韻味,和寧靜祥和的生活氣息,仿佛遠離俗世的喧囂,時間從此停滯。
推薦閱讀:
山西平遙城隍廟 古建築的珍品
最美旋梯樓太破敗 街坊憂影響荔枝灣景致
臨安市河橋村老街處處展風情
在重慶園博園看“兩山”古建風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