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巧手微縮古建 留存歷史記憶

巧手微縮古建 留存歷史記憶

日期:2016/12/14 11:52:40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6月17日,在榆中古建築模型制作技藝傳習所,丁武明查看微縮古建築的邊緣。

    丁武明是甘肅省榆中縣遠近聞名的“巧手匠”,出生於榆中縣夏官營鎮的木匠世家,17歲就跟隨父輩學習木工。上世紀80年代,隨著高樓大廈的不斷崛起,丁武明越來越感到中國古建築的工藝技巧的珍貴,於是萌生了制作微縮古建的想法。30多年來,他的足跡遍布全國多個省份,每到一處,丁武明都親自查看、丈量、記錄,觀察每個細節。他以古建為藍本,以油松、核桃木、梨花木、紫檀木為原材料,經繪圖、選材、選用工具、制作零部件、組裝、刷漆等多道工序手工制作微縮模型,最大程度保留了古代建築布局結構。2011年,丁武明的“榆中縣古建築模型制作技藝”被列入第三批甘肅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2年,蘭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心建立榆中古建築模型制作技藝傳習所,由丁武明主持,至今他已帶領7名徒弟成功微縮了天安門、天壇祈年殿、嘉峪關城樓等90余座古建築。新華網圖片 范培珅 攝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