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源發現“微縮版”宋代磚室墓
日期:2016/12/14 12:27:04   編輯:古建築保護考古人員正對新發現的宋代磚室墓進行現場發掘。
宋代微型磚室墓全貌。
墓室內精致的仿木磚雕。
3月31日上午,在位於玉泉街道亞橋居委會東面的一處建設工地,記者看到,市文物工作隊考古人員正對新發現的宋代磚室墓進行現場發掘、考古繪圖。該墓葬距現在的地表2米左右。整個墓葬坐北朝南,由墓道和墓室組成。墓……
3月31日上午,在位於玉泉街道亞橋居委會東面的一處建設工地,記者看到,市文物工作隊考古人員正對新發現的宋代磚室墓進行現場發掘、考古繪圖。
該墓葬距現在的地表2米左右。整個墓葬坐北朝南,由墓道和墓室組成。墓道位於南部,為豎穴土坑結構。墓室由灰磚、褐磚砌築,墓門用磚拱券。墓室內部平面為南北向長方形,墓壁仿照地面古代房屋的建築方法用條磚或平鋪或豎立,砌成木柱、斗拱、平板枋、合瓦等形狀。墓頂用磚平鋪,層層內收,至頂部用磚平鋪收口,整個墓頂外觀如穹隆狀。墓室地面用條磚整齊鋪平,屍骨東西向擺放在北部。
據現場考古人員介紹,該墓為仿木結構磚室墓,建築手法細膩,為宋代習見作法,與當時人們生活居住的房屋形制一致。與以往發現的宋代磚室墓相比,該墓葬體量要小許多,堪稱“微縮版”的墓葬,無法正常擱置棺木。據考古人員分析,該墓葬為二次葬,即遷葬墓。這種不惜花費人力、物力,將僅用於斂存骨殖的二次葬的墓室做得如此精巧,在濟源尚屬首次,具有十分重要的考古研究價值。
記者在考古現場還看到,在距地表約1.5米即與墓門等高的高度,整個地層全部為一層細小而干淨的河沙。考古人員推測這裡應為古代河流的分布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