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李鴻章公祠等幾大老合肥家族古宅將"重生"

李鴻章公祠等幾大老合肥家族古宅將"重生"

日期:2016/12/14 11:44:37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舊時合肥的“四大家族”隨著歷史的長河,成為過往的記憶。如今,這樣富有歷史意義的古建築將有望在濱湖重生,展示在世人面前。記者昨日獲悉,相關項目將開始進行設計招標。

  曾是老合肥城文化符號

  清初的龔鼎孳、清末的李鴻章、民國初期的段祺瑞,再加上曾任兩廣總督的張樹聲,因族系龐大,名人輩出,被坊間稱為合肥的“四大家族”。李家在安慶路,段家在淮河路,龔家在永紅路,在當年的廬州城是名頭最響的大戶人家,幾大家族的宅子、祠堂建造的規格也相當高,他們的居所自然成了老合肥城的文化符號之一。

  業內人士指出,合肥地處江淮,建築也融南北之風,因此四大家族的古建築氣勢雄偉,雕梁畫棟也比較粗犷,不像皖南民居的小家碧玉。比如段家祠堂當年分為祠堂、住宅、花園三部分,從東邊的六安路起,西邊到今天的市一院,北跨今壽春路到合工大北區,占地有200多畝。

  將異地選址按原貌復建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因為城市建設的需要和其他原因,幾大家族的老宅都被相繼拆除了。今年,合肥謀劃選擇同一片區,按原貌復建這些家族的古建築,如今已經開始進行設計招標。用不了太久,它們將集體在濱湖新區重生,並且成為鄰居。

  為恢復合肥市八十年代前李鴻章公祠、李國衡宅、段芝貴宅、龔氏祠堂等四處古建築歷史原貌,相關部門在充分利用該四處古建築拆遷時殘存的老建築構件,決定在濱湖新區蘇拐商業街內異地選址復建李鴻章公祠等四處古建築。

  此批遷移工程包括李鴻章公祠、李鴻章當鋪、李國衡宅、段芝貴宅、龔氏祠堂等歷史建築的遷移、維修和原樣復建,總占地面積約12.35畝,總建築面積約4830平方米。

  巢湖邊打造歷史風情街

  目前,該四處古建築占地面積、建築面積、文保等級等技術指標都已經敲定,其中李鴻章公祠占地4490平方米規模最大、李國衡宅、段芝貴宅為市級文保單位,龔氏祠堂為准市級文保。

  本次招標范圍包括李鴻章公祠、李國衡宅、段芝貴宅、龔氏祠堂等四處古建築異地復建規劃設計(含殘存建築構件測繪及利用),以及這四處古建築室外庭院園林景觀設計等設計任務。

  據了解,蘇拐商業街屬於巢湖邊建設的歷史風情街系列規劃之一。商業街片區將建成原汁原味的安徽風情仿古街區,按照規劃兼具皖南、皖中、皖北三地建築風格。除了完全以原貌展現的皖南風格徽派老宅,皖中、皖北則分別以其獨特的“合巢圩堡群”和“四合院”建築風格展現。其中,就涉及一些名人老宅的復建。

  原標題:老合肥幾大家族古宅將“重生”。來源:合肥晚報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