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事街51號老宅雨中坍塌 傳為李鴻章外甥所建
日期:2016/12/14 19:01:45   編輯:古建築保護

老宅朝北的頂部磚石脫落,露出了房梁
前
天上午9點左右,隨著一聲巨響,已歷經100多年風雨飄搖的南京評事街51號老宅,終於沒能頂住傾盆暴雨的侵襲,牆體出現坍塌,外牆面發生傾斜,在風雨中倒下。
老宅坍塌:幸好沒傷到人
事故發生後,記者趕到現場看到,坍塌的是一棟兩層磚木結構的小樓,房屋朝北的頂部磚石脫落,露出了房梁。塌落的石塊還砸穿了隔壁53號民宅房頂,大量石塊堆積在坍塌的民房內,房內的電視機被砸出一個大洞。“還好當時這間房裡沒人,不然肯定要被砸傷。”沙女士就住在53號平房內,她說,被石磚砸中的房屋約九平方米,是親戚家的屋子,已空置了兩三年。
沙女士說,包括自家房子在內的評事街53號這幾間平房,房齡約有四十年了。看著天仍在下雨,她直發愁,擔心隔壁再次出現坍塌。附近居民告訴記者,坍塌的老宅建於清朝末期,有一百多年歷史。“裡面的人早就搬走了。”接到報警後,轄區民警和街道的工作人員趕到現場,就此事展開調查。
歷經坎坷:差點被拆遷
評事街是南京老城南一條有著千余年歷史的老街,是南京老城南城區的核心區域以及通往城北的交通要道。南京市文保專家、市文聯副主席薛冰說,地處評事街51號的這座老宅據稱是李鴻章外甥張士珩於19世紀80年代所建,老宅整體為二層小樓,大廳為三開門,裡屋兩進兩出,呈現出清末典型南京民居風格。20世紀初期,51號老宅還曾開過錢莊,見證了南京城近百年來的商業繁華。
“這裡本來規劃是要拆的,但經過文保專家和學者實地考察,向有關部門提交保護文件後,2010年10月新出台了《南京老城南歷史城區保護規劃與城市設計》,規劃在評事街建‘南捕廳歷史文化街區’,評事街那一片老宅才得以保護。”薛冰說。
居民希望對老宅多份關注
據了解,評事街51號老宅不在文物保護名列,南京不少文物專家曾呼吁,希望政府能重新啟動這個地塊內的文物普查。對此,白下區文化局負責文保工作的李寶雲表示,老宅沒能登錄進三普名單,說明它在某些方面沒能達到文物普查標准。既然老宅不在文物保護名列,那就不歸文保部門管。
附近居民希望,有關部門能對這片老宅多一份關注。
- 上一頁:城南老建築缺少修繕 將請古建築專家制定保護方案
- 下一頁:松花江鐵路橋:具有非常珍貴文物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