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出土木漆器保護國家重點科研基地召開工作站研討會

出土木漆器保護國家重點科研基地召開工作站研討會

日期:2016/12/14 11:12:19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12月14日,出土木漆器保護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工作站研討會在成都召開,並舉行成都工作站掛牌儀式。國家文物局博物館與社會文物司(科技司)副司長羅靜,陸壽麟、黃克忠、周保中、馬家郁等專家,以及出土木漆器保護重點科研基地各工作站代表參加。

 

  羅靜扼要回顧了10年來國家重點科研基地的發展。2004年,為了解決行業科研力量薄弱、分散,創新能力不強等系列問題,國家文物局嘗試創新體制機制,開始設立重點科研基地。目前,已先後批准設立22家重點科研基地。2009年,國家文物局進一步明確,重點科研基地要成為行業技術研發中心、人才孵化中心、科技成果轉化中心、國際合作中心。2012年,開始在各省建設工作站,以促進創新成果的轉化、加快人才培養。出土木漆器、古代壁畫、陶質彩繪文物等基地是建立工作站的試點基地。

 

  羅靜肯定了基地“十二五”期間卓有成效的工作以及所取得的創新成果,同時要求基地切實做好 “十三五”戰略謀劃,將已經成熟實用的技術盡快向技術標准轉移;加強基礎研究,盡快實現從技術向技術科學轉變;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等方式,進一步加強國際合作;通過技術培訓、示范工程以及專利授權等方式,加快成果的轉移、擴散范圍,讓亟待修復的木漆器文物得到有效保護。

 

  出土木漆器保護基地是2005年國家文物局批准設立的首批重點科研基地之一,已從當年的5人發展成為50多人的隊伍,建立起了長沙、成都、安徽、山東、揚州、蘭州等6個工作站。基地主任吳順清介紹了基地及工作站的建設、運行管理以及科研成果。各工作站代表也交流了工作站的工作和科研信息。

 

    科研基地建立工作站,培養一批人才、鍛煉一支隊伍,解決本領域文物保護的困難和問題,以項目帶動研究,提升文物保護能力,完成相關的工作任務,是一種多學科、多單位的緊密協作,形成了雙贏多贏的模式。與會專家為此點贊,並對工作站的建設、可持續發展建言獻策,希望進一步完善基地與工作站的管理與工作機制,明確工作目標,引領全國、組織全國,以切實疏通行業科研與保護的瓶頸;加強應用技術和材料的理論研究,並建檔追蹤,將保護方法、標准推廣到國際,以確立中國文物保護的國際地位。

 

來源:中國文物網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