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蘇省宜興市丁蜀鎮洑東村村委會議室裡格外繁華,全村運營
琉璃瓦消費的40家企業擔任人齊聚一堂,接受簽署關停協議的財政獎勵。
作為全市具有琉璃瓦企業最多的村莊,洑東村一共發放了980萬元獎金。宜興市理論應簽署關閉協議的琉璃瓦消費企業數為279家,市政府將出資近兩億元對這些企業中止獎勵,當天全市就發放獎金總額的30%,共計6891萬元。
部門聯動集中管理
在琉璃瓦消費企業專項整治行動中,宜興市政府統一指揮,經信委牽頭和諧,市環保部門將樹立重點環境污染企業數據庫,市稅務、工商、國土、供電等部門在第一時間內把各項措施落實到位。
丁蜀鎮是宜興市琉璃瓦企業的密集區。為此,全鎮組織了500多人的工作隊伍,分紅18個工作小組,全力推進整治工作。張渚鎮在全市發起會議後及時行動,在兩天時間內就全面完成了22家簽約任務。和橋鎮、新莊街道、西渚鎮也認真做好工作。
今年7月中旬,宜興市琉璃瓦消費企業專項整治全面啟動。宜興市市委書記蔣洪亮通知記者,琉璃瓦企業的“生命周期”曾經到了終點,產業更新換代勢在必行。此次專項整治的目的是:國度明令淘汰設備的
琉璃瓦消費企業必需在2012年12月31日前中止消費,注銷停業執照,撤除窯爐設備。其中,位於丁蜀鎮規劃區、居民區、部隊營房、學校周邊區域以及其他群眾反響劇烈的琉璃瓦消費企業,必需提早到2011年6月30日前整治到位。
經過1個多月的奮戰,全市應該關閉的280家琉璃瓦消費企業已全部簽署了關閉協議。
提供近3億元資金保證
宜興市政府決議由財政拿出近3億元,對2010年實施關閉的琉璃瓦消費企業給予獎勵,以促使這些琉璃瓦企業早關閉、早轉產。
果斷展開整治行動
記者采訪得知,目前宜興市注冊注銷的
琉璃瓦消費企業達314家、共計1700多孔窯爐。近年來,琉璃瓦產業所產生的安全隱患、環境污染、資源糜費等問題越來越突出。
為此,宜興市制定了《琉璃瓦消費企業綜合整治3年行動計劃》,肯定3年內將300多家琉璃瓦企業全部關停。
宜興市的細致鼓舞政策是:對推板窯企業,每撤除一孔窯爐由財政獎勵15萬元;隧道窯、輥道窯企業根據產能和設備投入情況,參照推板窯企業的標准中止獎勵;經過自然氣改造運用煤制氣的琉璃瓦消費企業,在這次實施關閉後,對改為煤氣發作爐的企業另外每家獎勵10萬元,對改為合成爐的企業每家獎勵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