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加快推進蘇東坡祠修復等重點文物項目
日期:2016/12/14 11:08:08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3月1日,2016年惠州市文化新聞出版廣播影視(版權)工作會議暨創建第二批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項目迎檢動員會召開。會議回顧和總結全市“十二五”文化系統工作和成果,對“十三五”文化工作和創建第二批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項目驗收迎檢動員工作作了研究部署。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華紅、副市長劉冠賢、市政協副主席許玩宏出席。
會議提出,堅持正確的文化發展方向,深化改革,繁榮文藝創作生產,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強化優秀文化保護傳承,依法加強文化市場和新聞出版廣電行業監管,實施“文化 ”戰略,推動文化“走出去”,爭當文化惠民排頭兵和建設文化產業發展示范區,努力打造惠州文化升級版。 南方日報記者 徐樂樂 通訊員 魏軍
堅持正確政治導向狠抓文化安全工作
會議提出,把准文化安全底線,把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擺在文化工作首位。要狠抓文化安全工作,增強做好意識形態安全工作的政治敏感性和責任感、緊迫感,認真學習和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新聞輿論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堅持社會效益優先,突出做好各項主題宣傳。
同時,加強文化市場執法和整治監管。“十二五”期間,惠州堅持“打黃掃非”高壓態勢,連續三年組織開展“淨網”、“清源”、“秋風”等專項行動,加大對網上文化環境及網下印刷復制企業、書報刊經營單位、出版物游商地攤等場所的監管,有效遏制文化市場違法違規行為。五年來,全市“打黃掃非”未出現重大責任事故。
步入“十三五”,要圍繞創建平安惠州、平安文化市場建設和全國文明城市測評等重要工作任務,加大文化市場日常巡查、檢查頻度,探索文化市場分級管理模式和落實“網格化”責任制,規范文化市場經營者秩序,加強文物管理、保護和文物執法,嚴把文化信息安全監管,全力營造有人文情懷和更加安全的社會文化環境。
“文化 ”戰略推動文化產業發展
2015年,惠州文化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達5.3%,文化產業成為全市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目前,一大批重大文化產業項目陸續落戶並開工建設,包括空門農民畫產業園、羅浮山影視文化產業園、永發動漫智慧高新產業園等。惠州文化產業初步形成以文化制造業為主體、文化服務業為新興增長點、門類比較齊全的文化產業體系。
市文廣新局局長羅川山表示,“十三五”期間,惠州將大力實施“文化 ”戰略,推進“文化 科技”“文化 旅游”“文化 金融”“文化 互聯網”“文化 傳統產業”等融合發展措施,催生新的經濟業態,重塑文化產業價值,為惠州調整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發揮作用。
惠州今年將繼續跟蹤、幫扶已列入省市的重點文化產業項目,爭取將羅浮山影視產業園、永發動漫智慧高新產業園項目列入文化部、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重點項目庫。結合惠州電子信息產業優勢,策劃扶持發展虛擬現實產業(VR),並積極推動新的影視創作基地、文化產業創意園建設。同時,加快在東坡亭糧倉籌建文創空間園區,扶持鵝城大劇院市場化營運等。
加快推進蘇東坡祠修復等重點文物項目
“十二五”期間,惠州以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為抓手,強力推進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文物保護重大工程項目取得突破進展。惠州共投入28.4億元對各類文物古跡、歷史城區街區和風景名勝區整治修繕,2015年10月成功入列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會議提出,今後一段時間要夯實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基礎,提高文化遺產保護水平。其中,除了落實相關文保規范性文件,將加快編制《惠州歷史城區文物古跡連片保護規劃》,完成非遺保護管理立法工作,配合做好《惠州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及相關文化立法工作。據了解,惠州成為廣東省首批獲得地方立法權的地級市後,《惠州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草案於2015年底啟動。
另外,重點文化產業項目今年將有重大進展。市文廣新局負責人表示,今年將全力爭取惠州蘇東坡祠修復一期工程、賓興館搶救修繕工程完工,葛洪博物館、博羅縣銀崗古窯場遺址公園、龍門縣三寨谷造紙作坊遺產項目要有重大進展。
迎接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項目驗收
近日,《惠州市迎接第二批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項目驗收工作方案》正式印發。惠州文化惠民卡制度創建第二批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項目迎來驗收。惠州提出將高質量、高標准完成迎檢驗收工作,把文化惠民卡制度成功創建為具有示范意義的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項目。
據了解,2015年市縣財政投入2800多萬元,繼續在全市7個縣區發放14.2萬張文化惠民卡,進一步保證社會基層及困難群體基本文化消費權益。同時,為進一步擴大文化惠民卡制度項目內涵和服務方式,穩步推進惠州文化惠民信息服務綜合平台建設,完成平台的報審和前期籌備工作。
根據方案,今年上半年,文化部將委托省文化廳、省財政廳對惠州創建工作進行實地驗收。驗收指標包括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項目創建、項目示范性、制度建設、創建過程管理五大指標。對此,劉冠賢要求全面、系統總結兩年來創建工作的經驗和成效,將工作事項及任務落實到具體的責任單位及責任人,加強對各縣(區)、各單位迎檢工作的督促和指導,確保順利通過國家文化部的終期驗收,將文化惠民卡制度真正創建成在全國具有示范意義和推廣價值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項目。
(來源:南方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