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長城保護“全覆蓋” 不力者遭“點名通報”
日期:2016/12/14 11:03:30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廳11月11日消息稱,當地在治理長城將實現“全覆蓋”,對保護不力的盟市也將不留情地進行點名通報。
據中國國家文物局統計顯示,內蒙古擁有中國最多、最集中、種類最全、內容最豐富的長城古跡,其長城總長度為7570公裡,占到總長度的三分之一,分布於內蒙古12個盟市的76個旗縣,包括了戰國趙、秦代、北魏、金代等11個時期修築的長城。
記者了解到,早在1982年,內蒙古就把長城保護工作提上日程。2005年,國務院批准開展長城保護工程,內蒙古人大常委會批准公布了《內蒙古自治區文物保護條例》,把“長城”、“界壕”列入自治區依法保護的重要文物古跡。
近年來,內蒙古官方非常重視長城保護工作,提出保護長城“全覆蓋”。這期間還陸續編寫了《內蒙古自治區長城資源調查報告》,並與各盟市、旗縣都簽訂了長城保護責任書,也開展了部分長城段落的保護維修和搶救工程,為保護長城起到了積極作用。
美中不足的是,由於諸多原因,當地個別盟市在保護長城方面落實不力。有鑒於此,內蒙古文化廳近期開展了長城執法專項督察,並形成《內蒙古自治區長城執法專項督察情況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報告》稱,當地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與寧夏回族自治區交界處明長城、鄂爾多斯市與烏海市交界處的秦漢長城、呼倫貝爾市阿榮旗與黑龍江省交界處金界壕等地,有在長城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開礦、施工、建房、修路、農耕作業等違法違規問題,有的已威脅到長城本體。
內蒙古相關部門,將借此機會對保護長城不力的盟市給予整改。 來源:中新網呼和浩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