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位下降使兩岸河堤露出,水面上也滿是枯葉無人清理。
龍頭河水位持續下降,市民擔心無景可觀
惠山古鎮辦表示:月底前將進行清淤注水
龍頭河作為惠山古鎮的重要一景,每天都吸引著成千上萬的市民前來游覽。近幾日,“黨報熱線”接到一些市民反映,龍頭河近來水位下降嚴重,且河水髒亂無人清理。記者從惠山古鎮歷史文化街區保護性修復工程領導小組辦公室了解到,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寶善橋東側築起的堤壩讓龍頭河變成了斷頭河,沒有活水進來,水位、水質自然持續下降。
資料顯示,龍頭河是惠山浜西段,是無錫古運河的一條重要支流,因清代康、乾兩帝南巡時乘龍舟經此河浜幸駕惠山,故又稱龍頭河。昨日上午,記者在龍頭河著名的“龍吐水”景觀處看到,“龍頭”雖然依舊在吐水,但由於河水“退縮”,水泥駁岸下石子鋪就的河床已經顯露出來。從“龍吐水”一直到寶善橋,龍頭河實際上只剩下中間一汪河水仍在苦苦堅持。水面上已經滿是變黃變黑的枯葉,可能是枯葉太久無人清理已經發酵的緣故,水面還泛著細小的白沫,仿佛給河水鋪上了一層輕紗。
這樣的“龍枯水”,讓市民和游客不解之余,都頗為心痛。“原來的好水,現在怎麼變成這副模樣了?”在龍頭河兩岸不時能聽到市民這樣議論。一位兩年前來過龍頭河的游客說,上次來這裡觀光時,河水是清粼粼的,水很深,還能見到魚兒游動,“現在好像都變了,蠻可惜的。”經常來惠山古鎮散步休閒的老無錫朱大伯告訴記者,水滿時河水能達到駁岸的最下一級台階,“現在下降了至少一米,再降下去,就徹底干枯了。”
龍頭河水位為何下降得如此厲害?古鎮辦相關人士解釋,這主要是由於寶善橋東側正在進行惠山浜祠堂群修復工程,“工程中有清淤和修建駁岸的項目,為保證工程進行,我們就在寶善東側建起了堤壩,沒有活水進入龍頭河,河水水位和水質也就無法保證。”他介紹,此前為了保證龍頭河水位和水質,古鎮辦每年都要對其進行六七次注水,“2012年春節之前還注過兩次水,春節之後還沒有注過。”古鎮辦文化工程處陳主任介紹,本月月底之前,古鎮辦將再次對龍頭河進行清淤注水處理,恢復河水原有的秀美模樣。
(編輯:李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