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渎正駛入快車道的生態人居之所
日期:2016/12/14 10:13:51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近二十年來,伴隨經濟高速增長,特別是都市的高度快速膨脹,人們在品嘗發展帶來的成果時,也承受著人口擁擠、生態惡化、交通堵塞的困惑,城市的天空不再潔淨湛藍,連陽光也不再明媚。人們開始懷念曾經與山水相親相近的日子,並尋找屬於自己的家園。
曾經熱播的青春勵志電視劇《奮斗》中,主人公陸濤一直想建一種既舒適又環保的綠色房子,並給它取了一個好聽 的 名字———“田園牧歌”。那麼,“田園牧歌”式的生態人居距離我們有多遠呢?看看有著2500年歷史的木渎古鎮有沒有你想要找的答案。
人文荟萃 讓生活更有底蘊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自古以來,蘇杭二州就譽滿天下。杭州以真山真水著稱,而蘇州則是以園林特色、人文精神吸引著古今中外的文人墨客。
在蘇州浩瀚三千年的歷史中,尤以木渎最負盛名。木渎不僅歷史悠久,區域內更是匯集了眾多頗有特色的園林建築,可以說是蘇州園林的集大成者。乾隆六下江南,皆流連木渎,不忍離去。木渎還具備較多的優質土地資源,周邊的稀缺山、湖自然資源也非常豐富,非常適合人居。
如今的木渎人文底蘊深厚,園林保存完好,經濟高速發展。作為一個已經走過2500年的著名山水園林古鎮,對於產業的發展,木渎曾經設想過許多。對於木渎而言,發展的前提只有一個,那就是:“不能以犧牲過去為代價。”在經過多年的反復論證與研究之後,木渎終於走上了存古建今的保護性發展之路。政府斥巨資對木渎進行大規模改造,力爭重現名鎮名園、香溪名勝的盛世風情,重塑五街格局(風華山塘、風俗中市、風情南街、風物西街、風光下沙)、四大慶典(姑蘇十二娘展秀、乾隆帝巡游線路、渎川城隍三節會、名滿江南品石飯)的風光魅力,讓平緩優美的木渎依舊寧靜,讓現代繁榮的木渎也日漸成真。
便利交通 讓出行不再費勁
隨著中環快速路規劃的落定,蘇州正式步入中環時代。原來內環獨挑交通大梁的孤獨局面即將被改寫。蘇州中環時代的來臨將拓展蘇州人城市心理的空間,拉近城市區域心理距離,這也使得木渎獲得了新的發展生機。木渎在《蘇州市市區商業網點布局規劃》 中,被劃為蘇州市12個區域性商業功能區之一,在《蘇州市城市總體規劃》 中,又被劃入中心城區范圍,木渎也因此有了一個全新的稱呼———新城西板塊。
比利時詩人凡爾哈倫曾經寫過,“所有的道路通向城市”。2012年5月,蘇州軌道交通一號線全面通車,這條城市黃金線的貫通,將聯動木渎、高新區、古城區和園區等幾大區域。此外,南環快速路、寶帶西路的延伸、中環快速路等建設規劃工程,將為木渎形成完善的路網體系。木渎作為輕軌一號線的始發站,不僅將擁有便捷的出行交通,整個區域經濟也將受到輕軌效應的帶動。
產業升級 讓生活配套更完善
新城西不是一個新的概念,而是更加優化的發展規劃,隨著政府和開發名企的合理推動下,木渎這個集合人文、宜居、宜商、科技、山水等特色的區域正在迅速崛起。
從2006年開始,木渎就已開始土地資源回收的步伐。一批能耗大、污染重、占地多的企業陸續退出木渎的舞台。從工業重鎮到西部新城,木渎“退二進三”的產業轉型升級,為“宜居木渎”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依托第三產業的大力發展,如今的木渎已經擁有了以建設“集汽車貿易、汽車商務、汽車文化、汽車運動和汽車休閒”於一體的汽車產業商圈為目標的凱馬廣場;隨著三大特色專業市場的成功運營以及商圈內住宅樓盤的建成,一個集專業商貿、現代物流、創意文化、高等教育、和諧居住五位一體的專業型商圈———長江路商圈將拔地而起;一條全長2.5公裡,由木渎新區管委會重點打造的以文化為依托,以產業為支撐的金楓路創新創意產業街區正在熱火朝天地建設中。此外,木渎還計劃打造蘇州西部高檔生態、旅游、休閒人居集聚的金山浜生態人居板塊以及規劃的520萬平方宜居新城———胥江城。
有業內人士分析預計,木渎的房地產現在正處於“騰飛”的前期,特別是“三區三城”的規劃給房地產帶來更多新的機會。目前,木渎已經形成了蘇州早期高端地產聚集區金楓路板塊,頂級文化豪宅區古鎮區板塊,山水人文地產新代表靈巖山板塊,以及蘇州西南都市新核胥江城板塊。
萬科物業 讓居者優其屋
中國建築學會生態人居學術委員會主任薛孔寬教授對“生態人居”的定義是:基於發展的理念,在特定條件下,以尊重自然、依托經濟、培育社會為前提,既滿足人類棲居生活的基本需求,又具備可持續發展能力的人居環境空間體系。
木渎在房地產發展戰略裡面有一條:規模適度擴張、管理精細有序,而這正是走可持續發展之路的極好诠釋。“規模適度擴張”就是以房地產項目運作促進城市化,提供居民買得起的房產,使得木渎本地居民實現從“居者有其屋”到“居者優其屋”的轉變,“新蘇州人”則實現“居者租其屋”到“居者有其屋”的轉變。“管理精細有序”則指木渎大面積的非建設用地建立“生地儲備、養地生息、熟地利用”的集約經營觀念,為可持續的城市發展布局奠下穩固的根基,形成工業用地、商業用地、住宅用地布局協調合理、集約高效利用的新格局。在這過程中,還要積極推 動“地區單元計劃”概念,例如以小學學區或社區醫療中心為單元,整合詳細規劃、城市設計或城市更新等操作過程,劃定層次明確、生活機能完善與地方認同的地區計劃單元——居住社區。此外還要大力提升物業管理水平,提升物業管理標准,開展物業服務展示、物業資格認證,例如木渎將引入全國住宅物業第一品牌——萬科物業,社區居民將得到更加細心、到位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