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縣野人谷鎮是湖北省旅游名鎮,地處武當山與神農架之間,與保康縣堯治河、房縣詩祖山毗鄰,版圖面積358平方公裡,轄18個村1.23萬人,以野人洞、野人谷2個4A級景區聞名省內外。
1984年以來,野人谷鎮歷經人民公社、建鄉撤區、鄉鄉合並、撤鄉建鎮等歷程,2010年經省政府批准更名為野人谷鎮。2002年省政府將原橋上鄉命名為神農峽風景名勝區,2007年設立野人谷自然生態保護區,2010年野人洞被命名為省級地質公園,該鎮杜川村被評為全國旅游名村,2011年野人谷鎮被國家環保局命名為全國生態環境優美鄉鎮。
歷史悠久,地方文化底蘊豐厚
帝王流放文化。野人谷鎮掛榜巖以山勢險峻、峰奇水秀聞名,是民間傳說唐朝廬陵王李顯流放房陵在此掛榜招賢、聚義反唐的地方,由此房縣帝王流放文化流傳至今。“野人”探秘文化。據《房縣地方志》記載,房縣南山多“毛人”,就是傳說中的“野人”。1974年,橋上村村民殷洪發在山上采蘑菇與“野人”偶遇並發生搏斗,是世界上與“野人”搏斗第一人。從殷洪發開始流傳“野人故事”,“野人”探秘源源不斷,“紅毛野人”越傳越奇。2009年,中國野人科考隊在原橋上鄉掛牌,“野人”探秘正式納入國家科考范疇。神農文化。野人谷鎮地處神農架北坡,是傳說中“神農嘗百草”的重要區域,目前仍流傳著大量“神農百草治百病”的民間故事。民間文化。鎮內民間風俗自成一體,形成了獨特豐富的民間文化,全鎮有5個民歌村,300多位民歌手,民間故事豐富多彩,享有盛名,受到省市民間文化研究專家關注。
地域遼闊,自然資源十分豐富
礦產資源。野人谷鎮地處興山、神農架、保康大礦帶的毗鄰區,境內磷礦、鐵礦、鉛鋅礦資源品位高,理論儲量大,目前有5家礦山企業在此投資興業。水電資源。有豐富的水能資源和獨特地理位置,目前已開發小水電站14座。旅游資源。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豐富的森林植被,孕育了奇山幽谷、天坑溶洞等獨特景致,造就了野人洞、野人谷、掛榜巖、黑龍洞、祖師觀等自然景觀。野生資源。境內東蒿至七裡已發展原生態小板栗、核桃10萬畝,建成40公裡野生干果綠色長廊,是天然野生中藥材寶庫,擁有絞股藍、天麻、桔梗、黃姜、黃精、黃芪等珍稀野生藥材。
產業發達,人民群眾生活富裕
礦產水電產業。5家礦山企業年開采量10萬噸以上,年產值5000萬元。水力年發電量3500萬度,年產值900萬元。旅游產業。已建成野人洞、野人谷2個國家4A級景區,年接待游客達8萬人次,帶動發展農家樂近100家,開發旅游商品30多個,年旅游收入達2000萬元。煙葉產業。已發展煙葉5500畝,現代煙草農業勢頭強勁,全省聞名。絞股藍產業。已發展絞股藍2500畝,年產值達2000萬元,有甜味、苦味、香味3個品種,藥用價值較高,產品暢銷全國,是全省絞股藍生產第一大鎮。仿生態大鲵繁育產業。建成木瓜、清溪溝、響水洞3個仿生態大鲵繁育基地,大鲵養殖總量達6萬尾,是全省最大的仿生態大鲵繁育區與養殖區。蔬菜產業。建成高山無公害蔬菜基地4000畝,年產值達2400萬元。
(編輯:申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