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連千年鎮遠古城山水風光 穿越古今多少夢幻
日期:2016/12/14 10:24:32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2012年“第四屆全國知名網絡媒體、博主多彩貴州行”大型主題采訪活動於6月11日在貴陽啟動。13日,全國網絡媒體記者、名博走進黔東南歷史文化古城——鎮遠。
鎮遠古城位於接近湘黔鐵路的北端,隸屬黔東南州。具有悠久歷史淵源的水鄉城市,貴州唯一形若江南水鄉城市的古城,因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而素有“滇頭楚尾”、“入滇咽喉”、“湘黔鎖陰”之稱。這裡既是黔東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交通要沖,也是兵家必爭的軍事重鎮。明弘治初年,鎮遠太守周瑛有“欲通雲貴,先守鎮遠”之說。《苗疆聞見錄》上也有“欲據滇楚,必占鎮遠”的論述。在我國古典名著《儒林外史》中,吳敬梓不惜以三個回目的篇章,較翔實生動地描寫了湯總兵與苗族首領在鎮遠戰爭和當時當地的風土民情。叱咤風雲、虎門揚威的晚清愛國名將林則徐,曾三次路經鎮遠,他在《鎮遠道中》一詩裡對這裡雄奇的山川和險要的地勢發出了“兩山夾溪溪水惡,一徑秋煙鑿山腳,行人在山影在溪,此身未墜膽已落”的驚歎。
鎮遠古民居
鎮遠是歷史文化名城。位於舞陽河畔,四周皆山。河水蜿蜒,以“S”形穿城而過,北岸為府城,南岸為衛城,遠觀頗似太極圖。兩城池皆為明代所建,現尚存部分城牆和城門。城內外古建築、傳統民居、歷史碼頭數量頗多。城東的青龍洞,是一組規模極其宏大的明清宗教建築群,其間既有佛教寺廟,又有道教宮觀和儒家祠廟,三教合一,蔚為壯觀。此外,沿舞陽河畔還有天後宮、吳王洞、石屏山、鐵溪等旅游景點。這座擁有2800多年悠久歷史的古城地處入黔要道,旅游資源極為豐富,人文古跡眾多,自然風光旖旎。
踏上鎮遠古城的街道,首先察覺到的,就是那裡的樓房與江南水鄉的房捨極其相似。飛檐翹角的屋頂,淡灰色的牆體,一幢幢排列有序的依在清幽的舞陽河畔。水波蕩漾,樓影顫動,漂浮不定。沿著青石板鋪成的小巷向山上走,傅家大院、全家大院等等老屋錯落有致的相繼居於古道兩側,老宅的家具大多是明清時購置的,精致的木雕、石刻無不彰顯幾分古韻。幽深的古巷隨山勢向內延伸,給人靜谧的感覺。
青龍洞景區
青龍洞古建築群位於鎮遠古鎮城東中河山,有“西南懸空寺”之稱,是貴州省規模最大的古建築群。共有單體建築36座,共6個部分組成,依次為祝聖橋、中元禅院、紫陽書院、玉皇閣、萬壽宮、香爐巖。青龍洞由中元洞、萬壽宮、玉皇閣等組成。洞在懸巖峭壁間,石門傍水敞開,門上石匾橫刻篆書“入黔第一洞天”。氣勢雄偉、構思大膽、布局精巧。青龍洞還把儒、釋(佛)、道三教融匯在一起,既有道教道觀、廟堂、佛教的佛殿經樓,也有儒家的書院、考祠。各教建築之間十分合諧協調。相傳張三豐曾在中元洞內修煉了三年,至今還留有他下榻的仙人床,為青龍洞增加了一份神秘色彩。
有人說“鎮遠是一幅畫”,是一幅“樸素中見珍奇,淡雅中顯神韻”的水墨畫,一點不過譽。站在玉皇閣,鎮遠古城秀麗風貌一覽無遺。據了解,1988年8月國務院批准把鎮遠舞陽河風景區列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明代著名文學家、書畫家祁順曾寫道:鎮遠“多佳山水士大夫南邊多游焉,或不得游則有為恨者矣。”民國年間鎮遠專員戰斗英雄華光也稱:鎮遠“有勝水名山,令人盤桓而不忍離去。”的確,鎮遠山水迤俪,風光迷人,大自然為鎮遠造就了舞水清、山峰秀、峽谷幽、溶洞奇、瀑布美,使它深深地吸引著中外游人。
鎮遠,有著2800多年的歷史沉澱;有著繁華的過去;有著用歷史堆積起來的青石小巷和淳樸的人民!如果,你已經厭倦了世俗的喧囂!鎮遠,也許正是我們尋找的地方!
“山水古城,流光鎮遠”也許只有親臨,才能感受到這深切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