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穿越時空到古鎮體味鄉村游

穿越時空到古鎮體味鄉村游

日期:2016/12/14 10:33:18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背起行囊,整裝待發,離開喧囂的都市,步入恬靜的鄉村,在山野間呼吸新鮮空氣,在古街上感受民俗風情,在農家中品味純正川菜……以古鎮旅游為支撐的“鄉村游”給人以穿越時空的感覺,成為當下最為流行的旅游方式之一,而今天我們就特意向你推薦幾處省內不錯的鄉村古鎮旅游之地。
    川南線
    堯壩古鎮
    堯壩鎮歷史悠久,文化底蘊厚重,是合江縣最早的六大古寨和八大古鎮之一。歷史上是古江陽(泸州)至夜郎國(貴州)的重要鹽茶馬通道,素有 “川黔走廊之稱”。這裡人傑地靈,名人荟萃,孕育了清嘉慶年間武進士李躍龍、著名導演凌子風、美學奠基人王朝聞等一批優秀名人。
    鎮上至今完好地保留下了一條1000余米的明清古街道。古街現有原住民287戶,有保護完好的明清佛教聖地慈雲寺、清代武進士牌坊、嘉慶年間古建築“進士府”、著名導演凌子風、美學奠基人王朝聞故居等獨具特色的古建築。濃厚的歷史文化和古風民俗吸引了各路導演在古鎮相繼拍攝了 《狂》、《大鴻米店》、《紅色記憶》等30余部影視劇。專家們稱堯壩為 “名人故裡”、“古民居活化石”、“影視基地”。
    交通:古鎮距合江縣城37公裡、泸州市區22公裡,從泸州市區乘車前往也只需幾十分鐘。
    食宿:古街“紅湯羊肉”、黃粑等名小吃風味獨特,鼓樓山臘肉、古鎮豆花、堯壩麻竹也能讓你體驗茶鹽古道飲食文化魅力。堯壩古鎮有賓館、旅店,還有體驗過去歲月的古鎮家庭驿站均可住宿。
    仙市古鎮
    仙市鎮隸屬於自貢市沿灘區,距自貢市區僅11公裡,是一個具有1400多年歷史的千年古鎮,也是釜溪河當年鹽運重要碼頭之一,建築保留著原有風貌,寺廟祠堂眾多。這裡蘊藏著豐富的古代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連古鎮之名都來源於美麗的傳說:“玉帝之女被人間美景陶醉,下凡側臥在釜溪河岸邊逍遙酣睡而名——仙灘。”因此,古代建築藝術和佛教文化的韻味充滿了這個古鎮,鎮上的古代建築群,大多始建於明末清初,其中包括:南華宮、天上宮。這些古建築紅牆黛瓦、眾鳌高翹、雕梁畫棟、木雕飛禽走獸、花草蟲魚,造型各異、栩栩如生。另外,這裡的佛教文化也很興盛,佛像雕塑林立,長年香火缭繞,古剎鐘聲回蕩古鎮,還有那“仙女峪”,曾有“瑤池”之稱,內有摩崖石刻,石窟觀音、月亮井等名勝古跡。
    交通:從自貢市區開車前往仙市鎮,僅需約20分鐘車程。
    食宿:古鎮老街,處處充斥著美食的香味。烘肘、跳水兔、河魚、豆花,獨具地方特色的美食很多,而且“相因”。另外,鎮上有很多私人經營的旅館,寬敞潔淨,設施齊備還有價講,非節假日時開價一二百元的標間常三五十元就能成交,也可以考慮到自貢住宿。
    《愛,在四川》微電影展示大愛汶川
    5月11日,汶川地震四周年前夕,由四川省旅游局與《中國國家旅游》雜志聯合出品的以紀念汶川地震,展示汶川震區四年巨變,感恩全球大愛的四川旅游系列微電影《愛,在四川》第四部“汶川篇”,在網絡正式上映。
    據悉,該部微電影由真人真事改編。影片以汶川地震前後時間軸為主線,通過5位身份各異的主人公在震後四年生活、情感以及周圍環境發生的變化,真實反映汶川震區在災後重建中發生的翻天覆地的改變。曾經的廢墟,在全國各兄弟省市的援建下崛起一座座新城;曾經破碎的家庭,在社會各界的愛心幫助下獲得新生;曾經受傷的心靈,在時間的流逝中逐漸平復並充滿感恩。
    該片主要取景於汶川、北川兩地,涉及汶川縣水磨古鎮、映秀漩口中學地址遺址、東門寨羌人谷、北川新縣城、北川中學、九皇山景區、北川老縣城地震遺址等,在影片中觀眾將看到在各界愛心匯集下,涅槃重生更加美麗的新汶川、新北川。
    川西線
    上裡古鎮
    雅安市雨城區上裡古鎮不大,卻是歷史上南方絲綢之路的重要驿站。歷史上有韓、楊、陳、許、張五大家族居住,故俗稱“五家口”,這五大家庭各有千秋,很久以來就流傳著“楊家的頂子,韓家的銀子,陳家的谷子,許家的女子,張家的錠子”的說法。
    古鎮街道呈“井”字型,古樸的建築高低錯落,石板鋪街,木屋為捨,其中最有名氣的是韓家大院:大院始建於清代嘉慶年間,以7個小四合院串連起來,形成七星抱月之巧妙格局,整個建築物的門、窗、枋、檐皆以浮雕、镂空雕和鑲嵌雕刻作裝飾,其獨特的鑲嵌式雕刻工藝堪稱一絕。有山有水必有橋,古鎮沿河有10余座古橋,風格各異。其中造型最美的是清乾隆41年所建的二仙橋,這是一座具有江南水鄉特色的石拱橋。另外古鎮內尚存3座石牌坊,分別為雙節孝、九世同居、貞節牌坊。
    白馬泉、噴珠泉是古鎮獨特的風景區,素有“雅州山水秀,二泉天下奇”的美譽。上裡古鎮還有文峰塔、建橋塔、藥王塔和捨利塔四座古塔,是體現古鎮政治經濟繁榮的象征性建築。
    交通:上裡古鎮距離雅安城區27公裡,來往有公交車,也可自行開車前往。
    食宿:當地的山藥炖烏骨雞,味道鮮美,又滋補身體。另外古鎮有許多客棧和農家樂,大都裝修一新,干淨舒適,價格較為公道。
    柳江古鎮
    洪雅縣柳江古鎮,始建於南宋邵興10年,距今已有八百多年的歷史。柳江古鎮原名叫明月鎮,道光年間不幸失火焚毀,後由鎮上富商柳江二姓人家出資重修街道,並取名柳江場,沿用至今。古鎮底蘊豐厚、名人輩出,明代“一門雙進士”張鵬、張可述父子;清代著名書法家張帶江;近代抗日英雄唐公亮等鑄就了古鎮的歷史豐碑。
    古鎮以臨河而生的古榕樹為依托,建築隱於綠樹叢中,別有一番情趣,濃蔭下,沿河是一排別具一格的木制吊角樓,有川西風情吊腳樓、中西合壁曾家園、訪古尋悠水碼頭、百年民居匯老街、身心松懈在心洲、閒適戲水到憩圓,以及聖母山碑林、世界第一大睡觀音、108棵千年古樹等特色景點。
    交通:柳江鎮距離洪雅縣城25公裡,道路為雙車道旅游線路。
    食宿:當地出名的小吃有葉兒耙、糖心油炸粑、酸豆腐腦、肥腸豇豆粉、又麻又辣的白宰缽缽雞、滾燙的狗羊肉湯鍋。柳江古鎮的農家樂既安逸又實惠。
   (編輯:申燦)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