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打泥聲曾經是古鎮的呼吸

打泥聲曾經是古鎮的呼吸

日期:2016/12/14 10:13:20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打泥聲曾經是古鎮的呼吸

 

  穿的是豪華絢爛的京劇行頭,秀的是儀態萬方的昆曲身段,貴妃醉酒、游園驚夢、霸王別姬、醉打山門……你能想到的戲劇中最美的時刻,都在上面定格。你以為這是梨園子弟在開選秀大會,你豎起耳朵,試圖從唱腔中分辨梅蘭芳和俞振飛,但是你卻發現,敲打鼓膜的不是西皮、二黃的聲響,也不是纏綿悠遠的水磨腔,而是此起彼伏的叫賣聲和熙熙攘攘的人流……

  我身在無錫惠山古鎮一家祠堂改建而來的書店,手捧著惠山方志,方志上介紹惠山泥人的種種,讓人不禁浮想聯翩。

  來惠山古鎮,本是慕泥人之名,想踩著千年的石板路,循著古鎮上空回蕩了數百年的打泥聲,抱回一個憨態可掬的大阿福。然而,尋遍古鎮,只找到零星幾家賣“粗貨”的泥人商店——如今的惠山古鎮,除了惠山泥人廠外,已經找不到幾家像樣的泥人作坊。

  閒得無聊玩手機地圖,居然發現一家名為“緣泥坊”的作坊就在離書店不遠的地方。連忙起身,透過書店的窗戶向外觀望:小巷對面木閣樓上,貼著窗花的窗戶敞開著,在明媚的陽光中,有個面容姣好的女人正在捏泥人,各式各樣的泥人環繞她左右,好一派女娲造人的景象!

  這難道就是傳說中的“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
 

打泥聲曾經是古鎮的呼吸

 

打泥聲曾經是古鎮的呼吸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相關文章
    没有相关古代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