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伯廟整修10月完成
日期:2016/12/14 21:40:44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轉自蘇州古建網
jHH6|C,k m#Y05n0~;BDgLiG0吳地始祖紀念地將成文化新景觀99古建網)wOK}N.[!kd
99古建網9Zg*p!s;{%W*W\5n7fv6d-W"Y0 99古建網$m KZ:PSr泰伯廟修繕施工現場99古建網7E*J ~"q2x m@._Q%K,_
99古建網G(a5f@uQ備受關注的泰伯廟整修工程於本月全面展開,記者昨天在我市文物部門了解到,該工程將在10月完成,整修後的泰伯廟作為吳地始祖的紀念地,將成為阊門歷史文化街區又一傳統文化景觀。99古建網+A'rGBNJ
;~0V[#Z.YB7_M7g x"l0據歷史記載,商朝末年,周太王建立了周部落,三個兒子中小兒子季歷最有才干,太王想把王位傳給他,但又難以啟口。大兒子泰伯和二兒子仲雍知道後,再三推讓王位,最後索性一起南奔到當時比較落後的江南,並把中原先進的文化與農業耕作技術傳授到江南。泰伯後來被推舉為首領,建立了“句吳”,也就是吳國最早的雛形。泰伯因此被奉為吳地始祖、吳文化奠基人,泰伯廟則是歷代後人為祭祀祖先泰伯而建造的宗廟祠堂。
M x)k7_ M0 99古建網`qx] d5R位於阊門內下塘街250號的泰伯廟就是這樣一座祠廟,又名至德廟,1982年成為市級文保單位。解放後曾在這裡辦起泰伯小學。上世紀90年代初,為結束周邊數萬居民露天菜場買菜的歷史,有關部門在泰伯廟舊址上建起了廟橋農貿市場。近年來,專家學者等對泰伯廟修復的呼聲漸高。去年底,伴隨著廟橋農貿市場的搬出,泰伯廟的整修開始了現場調查、方案設計等前期准備。99古建網!Jlt!a-|1F3_m
99古建網yfYh4?gTL:I]\F0 99古建網S^4]#Ea泰伯廟修復後的效果圖99古建網$}#oyG mH+Cz-r\p
k+o NH$O9XBn2x/U3~0記者在泰伯廟整修方案設計單位了解到,現場調查發現,現存的泰伯廟經歷了歷代整修,為清代建築,留存有至德坊、享堂、東西兩側廂房等建築,其中,至德坊是一個四柱三間沖天式石坊,柱端雕有卷雲紋,橫額刻有“至德坊”字樣,整個石坊用鐵件加固,東立柱柱帽等缺失。享堂面闊14米,進深10米,硬山頂,堂內立有康熙二十四年《重建至德廟碑記》等石刻,建築破舊,出現屋面漏水、木結構開裂蟲蛀、門窗全毀、牆體霉變等狀況。兩側廂房同樣也有類似問題。99古建網&z:J1bT?8_
Ava6IBjz~!G0按照“不改變文物原狀”的原則,此次的整修工程不僅將把保留下來的至德坊、享堂、兩側廂房等全面修復,如補齊缺失構件,重修屋頂、牆體,建設露台,重鋪石板路等,並將在至德坊至享堂的中路恢復建設一個同樣風格的儀門。“我們在前期調查中,找到了當年看守泰伯廟的吳姓人家的後人,查閱了他們的族譜,找到了一張反映泰伯廟建築形態的圖紙,上面不僅畫下了至德坊等建築,而且也有儀門、大殿等,為此次的整修提供了可靠的歷史依據。 ”文保專家王仁宇告訴記者,明代的蘇州知府況鐘、清代的江蘇巡撫湯斌等有識之士都整修過泰伯廟,此次的整修工程將使當年祭祀吳地始祖的重要紀念地得以恢復,享堂、廂房內的碑刻等也能夠更好地展示出來,建成後,可以通過綠化裝點、陳列布置,把泰伯廟打造成一個祭祀吳地始祖、進行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要場所。99古建網$^)@x$Y/\U
99古建網0q"gnd@[x9b來源:蘇州日報 記者 楊帆 實習生 姜蓉
yd'Vqp!y0 營造天地中國古建築網 http://www.yingzao.com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