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要防止鑽重建的空子,防止一些不法分子以及不負責任的機構利用可以重建的理由,肆意拆毀文物。略懂得
琉璃瓦古建築工藝的人都知道,進行修繕的難度和成本往往不容易控制,不如拆了重建反而簡單、可控,如果法律留一個方便重建的空子,那麼中國大地上的古舊建築基本就不需要修繕。那就等於進行了二次毀滅,不可移動文物的被破壞程度將更加慘不忍睹。從東城區文委盡量繞開“重建”一詞來說,其不可能不明白相應的立法精神和用意。
鎮江宋元糧倉被發現,從考古學角度來說意義非常之大,足以列為近幾十年裡最重大的考古發現之一,但被毀了也就毀了。而與房地產開發密切相關的故意損毀文物罪、故意損毀名勝古跡罪、過失損毀文物罪等罪名,則在司法實踐中基本沒有怎麼使用。顯然是不可能的。只要不依據《刑法》嚴懲房地產商和渎職官員,中國殘存的一點可憐的古舊建築。田壩會館正殿大梁上的毛筆字清晰可見,記錄了這個古建築群的生辰——“大清乾隆伍拾陸年拾三日黃道擔歷”。田壩會館設計精巧,錯落有致,精美且內容豐富的傳統劇目雕刻,是研究移民文化、建築學以及古代禮制及傳統文化的珍貴資料。
特別是戲台兩側的窗花多數以吉祥的文字構圖,如福、祿、壽、喜等,令人賞心悅目。 每層都有壁畫的魁星閣也於這段時間被拆除。田壩會館正殿石磉上的“九龍捧柱”已辨不出上面雕刻的圖案。 建築構件大部分破損。特別是磚石牌樓山門傾斜、牆體錯位,隨時都有倒塌的可能。 木雕石刻是整個田壩會館中最具藝術價值的部分,木雕石刻的修復是整個修繕工作的重中之重。對於諸如山門牆基石這類僅是表層輕微風化的部分,只需采取清洗表層即可。
木雕畫上已掉落的部分和戲樓梁架上殘缺的壁畫,將不作修復,讓它們保留現有的“殘缺美”。此外,院中如木柱、檩木、梁架、欄桿等木構件也有不同程度的腐朽,這部分將根據不同部位采取挖補、墩接、刻半墩接、齊頭墩接等方法進行修復。並將作為嘉陵區最重要的旅游景點之一對游人開放。忽然雷雨交加,河水暴漲,徽商一時回不了村莊,非常著急,後來就集資修建了這座環溪
琉璃瓦橋。據考古專家介紹說,根據橋上碑文分析,該橋是僧侶參與捐資修建的一座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