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文物修復和復制中的3D打印技術_中國文物網-文博收藏藝術專業門戶

文物修復和復制中的3D打印技術_中國文物網-文博收藏藝術專業門戶

日期:2016/12/14 21:28:29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3D打印(即三維打印、增材制造),也稱作快速成型技術(Rapid prototype),誕生於20世紀80年代後期,它是基於材料累加原理的快速成型操作過程,將計算機中的三維模型通過向物品分層添加材料來創造出實物的一種疊層制造技術,具有不受零件復雜程度限制,完全數字化控制等特點。
  清華大學是國內最早開展快速成型技術研究的單位之一,在基於激光和電子束等3D打印技術基礎理論、成型工藝、成型新材料及應用方面都有深入的研究。華中理工大學在20世紀90年代初與新加坡KINERGY公司合作,開發出基於分層疊紙式(LOM)快速成型技術的Zippy系列快速成型系統,並建立起LOM成型材料性能的測試指標和測試方法。歐洲最大的3D掃描儀日前在布拉格展出,這架三維掃描儀可用於掃描人、動物和物品。雖然3D打印技術在醫學、建築、航空等廣泛領域都有所應用,但在文物修復(古陶瓷器)、復制中卻未得到嘗試。
  在修復器物殘缺部位時,傳統的工藝是用打樣膏或硅橡膠對文物器物直接取樣、翻模,然後對殘缺處進行修復。但是在某些特殊的案例中,例如修復質地疏松的陶器時,傳統的翻模方法便不適合直接在其表面進行操作了。隨著現代科技的迅猛發展,可以做到在不直接接觸文物器物的前提下,通過高科技技術手段,如三維立體掃描、數據采集、建模、打印等,將復制件及殘缺部分打印、復制成型。此類翻模方式不僅節省材料,提高材料利用率,可快速精准成型,更重要的是大大避免了翻模時直接接觸文物而對文物本體造成的二次傷害。
  下面簡單介紹兩個筆者應用3D打印技術對文物(或工藝品)進行修復和復制的案例,一是修復近現代工藝品雙龍瓶,一是復制漢代三足陶鼎。
  這兩件器物的修復理念不同於展覽陳列修復,而是本著保護為主的原則,在對原器物最小干預的前提下,將現代科技三維立體掃描及3D打印技術結合傳統的作色工藝對器物進行掃描、打印及修復。修復中使用了JD-scan雙目光學測量機對器物進行三維立體掃描。雙目光學測量機就是將在三維物理空間中的被測物體復制到三維數據空間當中並進行重現,又稱為建立三維模型。當光線垂直照射被測物體表面時,運動控制器通過驅動器控制步進電機帶動雙目面陣CCD,實時地將被測物體的圖像送入圖像采集卡。圖像采集卡把采集到的數據信息送入計算機進行相應的圖像處理以後得到三維的數據點雲。這樣精確的掃描技術,很大程度上克服了器物在修復過程中翻模、塑型的准確性問題。成像後再使用雙盒光敏樹脂材料進行噴墨打印。打印機內裝有液體打印材料,與電腦連接後,通過電腦控制采用分層加工、疊加成型方式來“造型”,將設計產品分為若干薄層,每次用原材料生成一個薄層,通過一層層的疊加,最終把計算機上的藍圖變成實物。
  近現代工藝品雙龍瓶修復
  近現代工藝品雙龍瓶,高42.2厘米,口徑9.4厘米,底徑13.3厘米。直口、細長頸、斜肩、鼓腹,腹部及頸部有弦紋、雙龍耳、圈足外撇、平底。器物缺失一龍耳,整體施醬色釉;器身完整,通體油滴釉。
  雙龍瓶雙目光學測量機三維立體掃描後,其參數被傳送至3D打印機(BJET30)並輸出指令,3D打印機便根據電腦中的模型數據來打印出最終成品。整個過程所需時間不過兩三個小時,不僅用時少,而且可以掃描並打印出原器物損壞處斷面的結構,提高了斷面處塑形的工作效率。打印出的成品與原器物大小一致,模型的截面與器物本身斷面相吻合,可直接拼接、黏結進行修復。黏結完畢後,用膩子填平拼接處存在的細縫。可用小型牛角刀將膩子輕輕刮塗在細縫處,多次反復直至表面光挺平服,再選用相應型號的砂紙打磨。
  作色是雙龍瓶修復最關鍵的一道工藝。筆者選用紅、黃、藍、紫、黑、白這六種仿釉顏料,加入相應比例的稀釋劑調配醬色,再用噴筆噴繪底色。因器物本身釉層透明,在噴色過程中需要加入適量的透明釉。仿釉層干透後,用0號描線筆手工描繪龍的鱗片,再噴塗醬色釉。這樣的作色方法可將手繪的鱗片“夾”在釉層中,層層遞進,最終達到透明釉質感的效果。最後在修復處噴塗一層透明釉,使光澤與原器物一致。
  漢代三足陶鼎復制
  漢代三足陶鼎,短直口、斜肩、鼓腹、腹部凸起弦紋、雙耳、獸足;器物內側與底部留有經燒結後形成的火石紅,表面有“暴汗”現象。(“暴汗”是指在不掛釉的陶器上,經過入窯焙燒後,器表面出現一種極薄的亮層。)這件器物的“暴汗”處斷面極薄、形狀自然且均勻。“暴汗”部位多在器物的口沿與肩部,越靠下方與胎體的結合越不緊致,甚至有些地方已剝落。
  用上述3D打印技術將復制件打印成型後,采用傳統作色工藝對其上色、做舊。筆者將仿釉顏料與稀釋劑相調和,先用噴筆將器物基底色整體地噴繪一層,使得整體色相與原器物相接近,再選用與原器物色彩風格一致的礦物質顏料局部彈撥、上色、做舊,仿制出原件“暴汗”處的光澤度。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