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開發古鎮促進地區經濟發展和改善人民生活也曾遭遇各方面的質
日期:2016/12/15 1:35:18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沒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決心,沒有頂住壓力、百折不撓的信心,沒有迎難而上、全力攻堅的勁頭,小城鎮建設難以得到有力推進。”譚小平說,在靖港古鎮建設之初,也曾遭遇各方面的質疑,但本著“投資開發古鎮促進地區經濟發展和改善人民生活,再錯也錯不到哪裡去”的觀點,大膽放手一搏,最終取得了預期的理想效果。如何以產業支撐促進可持續發展等一系列新的問題。”望城區委區政府在認真調研和積極借鑒其他城市成功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了“兩岸四鎮”既各具特色又相互聯系的整體思路,將靖港古鎮、喬口漁都、銅官陶城、新康戲鄉進行了精准定位。
堪稱世界的“上古鹽都”和世界手工作坊的“鼻祖”。寧廠古鎮有4000多年的制鹽史,重點是修復漢代的鹽衙署,在第一期修復中還將建設重慶鹽業歷史博物館。昨天,記者再次走進寧廠古鎮,看到這裡整體已是破敗不堪,幾乎所有的中青年人早已搬走,只剩下幾十位老人留守,與布滿滄桑的青瓦古鎮和緩緩流淌的大寧河在一起。舞台前面有16個下陷的伴奏台位,即能現場伴奏又不影響觀眾視線。舞台的左右兩邊有兩面金黃色土牆,保留自當年戲院的牆壁。走上舞台,可以看到地下有半米寬的玻璃窗口,裡面是當年舊舞台的邊緣,由此還原當年的舞台設計。一位臉上布滿皺紋的老人對記者說,自己叫陳緒昌,今年91歲,原是古鎮上的鹽業“第2號老板”。那時運煤、泥巴和鹽的船只絡繹不絕,古鎮上有數千人居住,人們擁擠在小鎮上做著各種生意,一片繁榮景象。
按照古鎮的歷史文化底蘊,他們將與旅投集團攜手,充分發掘古鎮資源,重點開發鹽業旅游文化產品。比如古鹽美容、化妝、護膚等。修建老式旅社及茶館,恢復原老街的一些古老建築及景觀,服務設施要有傳統山區古老的民風和巴文化、楚文化遺風。合並變身為“油麻地戲院”,成為專門為戲曲演出和相關活動、特別是粵劇新秀和新進劇團提供演出、排練和培訓的全港性演藝場地。現在的油麻地戲院將包括兩個部份,一個即原本的油麻地戲院,將作為主要演出地點;還有一個則是20米外街對面的紅磚屋,主要用於排練和戲劇相關活動。在街道的高樓大廈中,隱藏著的白色斜頂、新古典主義風格的二層小樓就是將要開門迎客的油麻地戲院。整個戲院塗成顯眼的白色,門頂被設計成太陽初升的形象。於是“重新出土”,移到門口擺放。“但柱子上雕刻的到底是什麼,暫時還沒有人知道。”
接下來需要解決的難題便是建設資金的籌措問題。“只有堅持放水養魚,做到‘多予少取、先予後取’,才能為小城鎮持續健康發展積蓄強大能量。”譚小平表示,從今年起,區財政每年用於扶持小城鎮建設的資金將達1億元以上。注重對歷史原汁原味的保護,並以民生為本,在青瓦古鎮建設中為居民留出了足夠健身休閒娛樂空間。圖為古鎮居民在雙戲樓廣場休閒娛樂。打造的巫溪寧廠古鎮預計在今年底初步接待游客。屆時,中外游客可以來到寧廠古鎮欣賞到原汁原味的千年鹽文化古鎮的魅力。昨天,巫溪縣旅游局正式披露,游客不僅可以看到一個鹽業文化非常豐富、獨特的旅游古鎮,而且還可與當地人一起享受“慢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