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驚聞大同百年古建被拆毀

驚聞大同百年古建被拆毀

日期:2016/12/15 1:21:49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昨日讀報,驚聞大同建於1915年(民國4年)由中國第一位鐵路大臣關冕鈞題寫站名,與中國鐵路一起誕生,烙刻著諸多歷史印跡的大同市新榮區堡子灣火車站,竟然被以“年久失修,屬於危房,不僅危及居住人的安全,而且房屋一旦倒塌,對毗鄰不遠的京包線列車運行也有威脅。”的理由而拆毀。聞後著實痛心,現將去年底拍下的老站照片發上來,以圖紀念。

建於1915年(民國4年)由中國第一位鐵路大臣關冕鈞題寫站名,與中國鐵路一起誕生,烙刻著諸多歷史印跡的大同市新榮區堡子灣火車站在蒙塵多年後,在去年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中被發現並備加關注。然而,就在20天前,這一具有歷史價值的文物竟被呼和浩特鐵路局房建段雇人當作危房夷為廢墟——

  本報訊 (記者 邸東芳)前面是穿梭繁忙的京包線,身後是守候著它多年的新榮區堡子灣村民,然而,那個留在許多人記憶中的堡子灣火車站已經蕩然無存。20多天前還屹立在此的“古物”,取而代之的是一堆殘垣斷壁,村民的噓唏聲中透出陣陣惋惜,“畢竟是老祖宗留下的東西”。
接到堡子灣火車站被毀的消息,記者趕赴實地了解情況。在堡子灣村東北角原堡子灣火車站舊址處,記者看到的是一堆廢墟,建築物四周的牆基裸露在外,兩三個村民正在廢墟上撿拾能用的磚頭。附近的村民說,20多天前,堡子灣車站突然被拆,拆下的木料、整塊磚等滿滿裝了三輛車被運走。多年來,他們知道這是個古物,根本沒人敢碰,不知怎麼回事,一下就拆了。
堡子灣火車站建於1915年民國4年 ,在去年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中,新榮區“三普”辦工作人員發現了這一仍保存完好的百年車站。該車站坐西朝東,磚木結構,南北長約50米,屋頂兩面坡式,整個建築物極富歷史風貌,主體建築上方“堡子灣車站”則由時任國民政府晉北榷運局局長的關冕鈞題寫。有關文物專家對此高度重視,認為這是一處罕見的鐵路早期實物資料,對於研究山西鐵路交通史乃至中國鐵路史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另外,民國初期的公共建築在晉北已不多見,這座老車站具有典型的民國建築風格,在建築方面有一定的研究價值,而由關冕鈞題寫的站牌文物價值也較大。
堡子灣鄉人大主席張和義在接受采訪時說,他們是3月30日獲悉堡子灣火車站被拆的,直到4月7日上午多方調查才得知是火車站的產權單位——呼和浩特鐵路局集寧房建段雇人拆除的,而事前他們對此一無所知。
張和義說,堡子灣鄉對這一古老火車站很重視,多方宣傳,並在鄉裡出版的《走進堡子灣》一書中進行過專門介紹。今年大同至包頭鐵路電氣化改造過程中,還多方協調指揮部,在1月13日的會議紀要中,曾特意就保留堡子灣火車站作了議定。為此,大包線2萬噸站改工程還進行了鐵路設計變更。
堡子灣火車站毀於一旦,關冕鈞題寫的“堡子灣車站”也險些被拆除人毀形以抽取其中的鋼筋,幸好被當地大學生村官何江偉發現後及時制止,這塊站牌才被“救”了下來。在堡子灣村一農家院內,記者見到了這惟一幸存的堡子灣火車站的標志,孤獨地躺在院子內。
記者從新榮區文體部門了解到,對此事,他們已展開調查,將進行責任追究,並向警方報案。
 7日,記者與集寧房建段劉姓責任人取得了聯系。該負責人稱,火車站確實是他們按照規劃統一拆除的,理由是火車站年久失修,屬於危房,不僅危及居住人的安全,而且房屋一旦倒塌,對毗鄰不遠的京包線列車運行也有威脅。而此前,他們並未接到任何方面的聯系,稱要保護這一“文物”。
記者查閱《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實施方案》,有關條款規定,普查中登記的不可移動文物受《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的保護。凡涉及普查文物的建設活動,包括工業、交通和水利設施等大型基本建設項目,均應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和此次普查的有關規定。任何部門、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采取有損文物安全的行動。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