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南京百歲老屋掛兩尊木雕燈籠 主體建築保存完好

南京百歲老屋掛兩尊木雕燈籠 主體建築保存完好

日期:2016/12/15 1:19:47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燈籠一般都是用紙或布做的,可在高淳區桠溪鎮在裡村,當地村民稱,村裡有幢百歲老屋裡掛著一對木燈籠。

  在裡村是一個有上百戶村民的村落,在村子的西面,一幢三間二進加上一天井的老屋特別搶眼,與村裡的樓房相比顯得很古老。金陵晚報記者看到,屋內房梁雕刻精細,建築以古木建築為主,有屏風和古雕,雖說有的地方有點古舊,但主體建築保存完好,特別是天井裡兩尊木雕燈籠十分搶眼。不少村民反映這幢房子是村裡年歲最長的房子。

  在老房子的正門門頭上還有不少古色磚雕。今年65歲的芮必勝是房子的主人,他告訴金陵晚報記者,這幢老屋是從爺爺手裡傳下的,至今有一百多年的歷史。

  芮必勝告訴金陵晚報記者,當年建房不像現在這麼簡單,房屋裡的大量木雕需要能工巧匠們花好幾個月來完成,特別是天井裡的這對木燈籠,巧匠們花了好幾天時間才完工,木燈籠主要表示祝願家庭吉祥如意的意思。 

  芮必勝說,當年建房條件差,房牆是用糯米燒粥加石灰作為原料砌起來的。隨著時代的變化老屋成了古宅。芮必勝介紹說,老屋基本沒維修過,仍保持原來的面貌,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家裡新蓋了樓房,現在這幢老宅作為存放雜物而用。

  芮必勝表示,對於這幢百歲老宅他們會很好地去保護。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