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百年古厝多構件被偷成危房 較完整古厝僅占三成

百年古厝多構件被偷成危房 較完整古厝僅占三成

日期:2016/12/15 1:18:18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相距省級文保單位的永春福興堂僅百米遠,在茂密的荔枝林中,還有一個建得更早的古大厝,名為“仁美堂”。

  相比保存完好的福興堂,仁美堂則因盜竊、年久失修,早已面目全非。

  或許,仁美堂沒有福興堂的精美、建築風格的美輪美奂,但在後輩兒孫心中,那些精美的木雕、石刻,一梁一木都承載著這個百年之家的記憶和榮耀。看著這座滿目瘡痍的仁美堂,古厝後人們希望尋求一個保護的方法。

  【探訪】 陳家人:百年大厝被偷成危房

  從泉州市區開車,途經高速,1個多小時的路程,就可以趕到永春岵山鎮塘溪村的福興堂(又稱李家大院)。距離福興堂僅百米遠的一片荔枝林裡,藏著一座名為仁美堂的古厝。

  54歲的陳家思是仁美堂的後人,經他帶路,海都記者見到了仁美堂和等候多時的陳振文老人。

  與富麗堂皇的福興堂相比,這座仁美堂不僅構件缺失嚴重,大廳右側前廊都已經塌陷了。

  陳振文說,仁美堂很多構件都是木雕,且雕刻精美。十幾年前,古厝裡面還住著很多人,但膽大的小偷依然前來光顧,慢慢地就把幾十個木雕窗戶偷光了,“偷完木雕,開始偷石雕”,直到兩三年前,古厝被偷得差不多了,小偷才消停下來。

  73歲的陳振文說,古厝是他爺爺陳雲宗建的,人口最多時有七八戶居住,四五十人。“仁厚勿忘宗祖訓,美談只在子孫賢”大門上的浮雕對聯訴說著先祖的期望。如今,古厝因多處構件被偷,結構發生變化,已經不再牢固,出於安全考慮,後人們只好搬了出來,圍古厝而居。

  如今,政府部門越來越重視古厝保護,陳振文很希望有關部門能夠幫忙勘察一番,看看能否將古厝保護起來。

  【部門】 鎮政府:較完整古厝僅占三成

  海都記者從永春岵山鎮政府獲悉,仁美堂位於岵山鋪上村,建於1892年,屬於典型的二落五間張雙護龍前帶大埕格局古大厝,背靠繁茂的荔枝林。2009年專門做過測繪。

  據當時測繪,古厝裝飾有彩繪,內容以典故為主,內容豐富、筆觸細膩;牆裙、牆身、對聯、門額等部位原來的石雕題材豐富,手法多樣,有透雕、浮雕、線雕與影雕等,虛實結合,變化豐富,但因被盜,現存不完整;大廳前廊頂上的瓜柱、斗拱、獅座、束肥、隨梁枋、吊桶上的木雕,比較精美;大廳與兩廂銜接處做一個單坡小卷棚頂,十分精美,卷棚下的斗拱與獅座木雕更是精致,在當地這種做法比較特殊。廳堂前一對石柱,其柱礎鏡鼓狀,施以浮雕。廳堂燈梁上施以“鳳舞牡丹”題材的彩畫,擋濺牆灰塑精美……經初步判斷為一般歷史建築,建築造型、風貌與質量都較好,是當地居住建築的典型代表,具有一定的歷史文化價值,屬於鎮級文保單位。

  岵山鎮政府有關工作人員表示,2014年岵山鎮被列入國家文化部批准實施的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區規劃中的歷史文化村鎮保護區域,鎮裡的約350座古大厝都在保護范圍內,但由於偷盜現象嚴重,大約只有三分之一保存比較完整。

  【聲音】 專家:沒有交易就沒有偷盜

  百年的仁美堂,今天變得面目全非,作為一個鎮保單位應該如何尋求保護,泉州市文物保護研究中心姚洪峰給出一個建議。

  姚洪峰認為,對於沒有列入國家、省、縣市等三級文保單位的古厝,保護古厝更是需要後人出資出力,僅僅依靠政府是不夠的。同時,造成古大厝頻頻失竊,症結在於非法買賣,“沒有買賣交易,就沒有偷盜。”

  針對古厝偷盜案件,永春岵山派出所梳理多年相關案件並發現,易被盜古民居部件主要有帶雕刻的各類門窗裝飾、梁柱裝飾、桌椅、牌匾、石雕及金屬器具(香爐、器皿)等具有買賣價值的構件。民警也表示,近年來,隨著有關部門對文物保護工作越來越重視,偷盜現象已經越來越少了。

  據統計,岵山派出所在2012年全年共接到5起古厝構件失竊案件,2013年接到3起,2014年接到1起,今年至今還沒接到。同時,岵山派出所還將加強防范工作。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