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羅聘故居:“揚州八怪”唯一存世的故居

羅聘故居:“揚州八怪”唯一存世的故居

日期:2016/12/15 0:58:15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羅聘故居內香葉草堂

  羅聘故居於去年“4・18”期間建成開放。那是彌陀巷深處一座高檐青瓦的房子。推門而入,青磚小道,蜿蜒曲折。右邊的長廊裡,懸掛著八幅“揚州八怪”畫作,或畫景,或畫人,筆調奇特,超逸脫俗,清雅之風撲面而來。

  據工作人員蔣亞萍介紹,故居占地490平方米,坐北朝南,現存香葉草堂書齋、半亭及西部住宅。去年,房屋按照“修舊如舊”、“精致雅逸”的要求,完成了故居古建築修繕和陳列布置工作。

  看到,門西側的半亭匾額“倦鳥亭”,為清代書畫篆刻名家、儀征人吳讓之所題。故居四周的屋檐石也已復原,東側圍牆作了局部拆遷改造,恢復了原來的八角門。畫室與書房增加了隔板,襯托出空間效果。因為羅聘擅長畫梅,他與妻子方婉儀及三個兒女共創了“羅家梅派”,所以故居許多地方布置臘梅,凸顯了“羅家梅派”的魅力。

  羅聘故居西北院落,是“香葉草堂”,此處現為羅聘個人生平事跡展館,清晰地呈現出羅聘的一生,有“名門之後,家庭熏陶”、“冬心弟子,善結畫緣”、“貧守相共,羅家梅派”、“三上京城,名震畫壇”、“揶揄百端,警示世人”、“一代畫師,風范永存”等六部分介紹,其中“揶揄百端,警示世人”部分,介紹了中國最早的系列漫畫――羅聘之“鬼趣圖”。

  不可忽略的看點

  羅聘故居現由八怪紀念館管理,據八怪紀念館館長劉方明介紹,故居所處的位置,故居中的半亭、美人靠,故居中的對聯、匾額都是看點。

  羅聘故居位於彌陀巷42號,當年,以這裡為中心,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皆不到200米的距離,住著金農、鄭燮、高翔、汪士慎等“八怪”,他們平素都到這裡集會作畫,這處“就地論畫”之所當時就有了一個美好的名字“朱草詩林”。

  這裡還是美麗愛情的誕生處。20歲時,羅聘迎娶了秀外慧中、能詩擅畫的方婉儀,他們共同養育的二子一女都成為當時揚州畫壇上的畫梅高手。半亭為羅聘休憩之處,美人靠則是方婉儀和孩子們“墨泅紙背催梅開”的寫生處。

  細看半亭對聯,“詩書敦宿好,園林無俗情”,出自陶淵明的《辛丑歲七月赴假還江陵夜行塗口》。該對聯點出了中國古典園林的藝術特征,即著重意境的創造。此聯落款為李�W,亦是“八怪”之一。李�W以畫供奉內廷,但遭忌離職,後被選任為知縣,為政清簡,頗得民心,又因得罪上司而被罷官,後居揚州,以畫為生。他擅長畫花卉、竹石、松柏,早年畫風工細嚴謹,頗有法度;中年轉入粗筆寫意,大膽潑辣,富有氣勢。這副標明雍正四年九月題寫的對聯應是他轉型之後的作品。

  “香葉草堂”東廂,為當年廚房,讓人奇怪的是,一口水缸是嵌於牆中的,一半在室內,一半在室外,詢問得知,這是為等“天落水”特地這樣設計的。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