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粵驚現“大夫第”古建築群 開發式保護刻不容緩

粵驚現“大夫第”古建築群 開發式保護刻不容緩

日期:2016/12/14 21:42:00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3[_ J$t6d])q6G6g0

-q^![G%D%O0 99古建網 b5sb$cF ]p

廣東河源市和平縣林寨鎮興井村“大夫第”古建築群99古建網xEf\E5C%C

99古建網$oh6\%N0CkAu

有關方面近期在廣東省河源市和平縣發現了留存的300多棟客家風格“大夫第”,但目前這一罕見的建築群生存狀況堪憂,亟待開發式保護。

!\AI;`K'b0

BkQ8G+o0據史料記載,“大夫第”是中國古代高級官吏修建府邸的通稱。在河源市和平縣林寨鎮的興井村,2公裡范圍內集中了3萬多平方米的古建築,氣勢恢宏、錯落有致。每座“大夫第”占地1000平方米至3000平方米不等,外立面高達8米至10米,四角均設置有碉樓,用於對外防御。主體建築一般為三進院落式廳堂式布局,鑲嵌有精美的石雕木雕。 

n*[9U`8\0

P0M S\-E?w#}0根據不同的歷史淵源,興井村的每一座“大夫第”都被冠以儒雅的稱謂。如謙光樓、光遠第、中憲第等。其中謙光樓建於1920年,建築呈方形,為三層走馬樓式樓房,占地2700多平方米,建有110多間房屋。99古建網B$O4s] Z.i$\@vST(x

99古建網LyoHN

興井村的不少“大夫第”古建築有著獨特的建築、文化內涵。“不同於傳統的‘四點金’式圍屋,謙光樓的防御性已減弱,設計上更注重美觀實用,屋內的精美雕刻和楹聯到處都體現了深厚的傳統多元文化底蘊,包括儒教、道教、佛教。”河源市和平縣委宣傳部部長朱仁恩說。 99古建網8~|"{"UR{,D"e

99古建網6n,R9O,iY#[e` j&Y-I

氣勢磅礴的“大夫第”古建築群吸引了省內外眾多專家學者。“我還是第一次見到如此密集規模、設計精美的東方古建築群,堪與世界各地古建築群媲美,應該盡早申請列入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香港康樂局文化事務署蕭麗娟總館長在參觀完興井村古建築群後驚歎不已。 

PW3tm&n0

oP| U[Y0和平縣“大夫第”古建築群藏在深閨無人識,主要用於村民自住。由於年代久遠,又缺少必要維護,大多數古建築已經是“風雨飄搖”。

9P"v8}Ea bGlGF0 99古建網AK M\Hj8w5`

以謙光樓為例,黑瓦白牆的高大古宅已不復往日的輝煌,走進樓內一股霉臭的氣味撲面而來,幾十戶人家散亂居住這裡,鑲嵌著精美镂雕的閨房如今成了雞鴨禽畜的安樂窩,電線以及各種管道交錯,安全隱患一觸即發。 

] {E*ju;y7EQ0

;?0Gx[ F5T h*X0“每到下雨的日子,樓內各個角落就擺滿了接水的臉盆。”68歲的陳阿婆已經在謙光樓裡生活了30多年,“村裡不管,我自己更沒有能力維修這麼大的屋子,只能看著它衰敗下去,也許有一天,這屋子也會像外面的那些一樣。”順著陳阿婆的手向外望去,只見大片散落在田間的斷壁殘垣。 

},t1G `*uItx0

aA \$m#A8M0記者了解到,興井村的“大夫第”有被搭建違章建築的,也有構件遭遇偷盜的,如何實現古建築群的有效保護已成為當地職能部門的一大“心病”。 99古建網"OI1OmZB)EFn

*kK6xX7m7yq0“由於涉及經費巨大,維護不是一個縣一個鎮的事情,甚至河源市也無法解決。目前我們能做的是盡一切可能保證‘大夫第’古建築群整體的完整性,等待時機進行保護式開發。”河源市委書記陳建華說。99古建網{j$?O-MO

+g*PB[!g0分頁:[1] [2] [3] [4] [5]

[7h#bk6G_;|M0 營造天地中國古建築論壇 http://www.yingzao.net TAG: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