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台“安豐古街”中秋國慶展古韻
日期:2016/12/14 21:38:08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安豐古街一角 石板小巷幽深狹長凸顯古韻古風,青磚小瓦的連排店鋪訴說昔日繁華,古戲台好戲連台傳承厚重文化。東台市安豐鎮古街保護建設工程已基本竣工,目前正加大力度完成掃尾工作,確保中秋國慶期間開街迎客。 安豐鎮2007年6月被命名為蘇北首個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歷史上安豐七裡長街擁有九壩十三巷七十二廟堂千家店鋪,安豐古街是“七裡長街”南段保留較為完好的一部分,全長約500米,為鹽城市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初,該鎮全面啟動古街區修建規劃設計、房屋征收、文保單位改造和沿街房屋保護性修建、巷道及管桿線改造等工程建設。 走進安豐古街,踏在凹凸不平的石板路上,隨意向兩旁看去,暗紅色的門窗,門前的紅燈籠,古色古香的店招店牌,令人猶如穿越到了古代。為展現古街特有的歷史滄桑感,安豐鎮始終突出保護性修繕,遵從“修舊如舊”的原則,采取點線面結合,重視街頭巷尾、屋脊門窗等細部結構。同時,注重挖掘鹽文化特質,豐富已建成的鹽課司、古戲台、運鹽碼頭、錢莊布展,組織力量編撰安豐古街故事,開展民俗文化表演、鄉愁文化研究等活動,讓鹽文化得到充分的傳承和弘揚,為特色文化旅游發展打下基礎。 該鎮充分運用市場化手段,開展古街開發和利用,加大沿街店鋪招商力度,目前已有餐飲、手工制作、土特產銷售等大小店鋪35家。谷香齋中新出爐的月餅香味彌散,尚友居裡各類盆景有模有樣。不少門店風格迥異,東台各類特產整齊陣列在貨架上,成為古街吸引人氣、增加經營性收入的載體。 古街建設也極大改善了沿線居民的居住環境。 連排的店鋪中,一處民居讓人眼前一亮。屋裡正中間擺放了一張八仙桌,桌子兩旁是四把木質椅子,四周還有書櫥等家具,大方古樸,干淨明亮。屋主人諸葛傑說,古街的修繕也給居民帶來了福音,道路、下水道等設施都改善了,他們也把家裡重新裝修布置了,現在住得舒心多了。在古街出口處,安豐鎮居民劉義珠正和朋友一起用笛子演奏《萬水千山總是情》,笛聲悠揚,十分動聽。她告訴筆者,古街裡比較安靜,景色也好,很有文化氣息,她們一些文藝愛好者都喜歡到這裡演奏排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