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四堡書坊

四堡書坊

日期:2016/12/14 19:28:30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四堡書坊建築位於福建省連城縣四堡鄉的中南、四橋、霧閣、田茶四個行政村中,是我國迄今最完整的古代雕版印刷遺存,也是明、清時期四大雕版印刷中心之一。

 

  (上圖:霧閣古驿道)

  四堡雕版印刷業歷史悠久,它起步於宋,發展於明,鼎盛於清。明萬歷年間,鄒學聖在霧閣首開書坊。此後,鄉人效仿,規模日益擴大。清朝乾隆、嘉慶、道光年間,霧閣的敬業堂、文海樓、素儉山堂,馬屋的萬竹樓、林蘭堂、五美軒等著名書坊紛紛湧現。 


  (上圖:四堡書坊刻印書籍)

  最盛時,當地印書坊總數竟達300余家,村中居民大半以此為生,所刻書籍“壟斷江南、行銷全國、遠播海外”。清中葉之後,四堡雕版印刷業由盛趨衰;加之近代刻印技術的沖擊,書坊紛紛倒閉。 


  (上圖:書坊建築群)

  書坊取名為堂、樓或閣,即是雕版印刷的場所。現四堡書坊建築群存有明、清時期書坊八十余處。其中清乾隆年間的林蘭堂,道光年間的林蘭集記、林蘭儀記、大光書局及霧閣村的子仁屋最為有名。 


  (上圖:書坊四合院古建築)

  四堡印書坊多為家族世代經營,格局亦屬家庭作坊式。所以,書坊建築以明清時四合院結構為主,前、中、後三廳縱列。屋以耐火磚砌築,隔扇和棂窗上有精美木雕圖案,照牆上飾有磚雕。院內有雕版印刷器具,院前多池塘、曬谷坪、門樓等。 


  (上圖:子仁屋門樓)

  子仁屋即是一座明清住宅和書坊合二為一的典型建築,由天寶堂、務本堂、翰寶樓組成。1809年,鄒姓三兄弟始建子仁屋,占地十畝,九廳十八井,有140多間房。上、中、下廳是公共活動場所,側廳和前面廂房為住宅和生活區,中間廂房及大門前側房是印書坊,後院充當倉庫和雜物房。

 
  (上圖:部分雕版)

  現此地建有陳列館,保存有雕版印刷所用的雕版、刊印的古籍以及切書架、切書刀、墨盤、墨刷、墨缸等工具。其中雕版尚存五千余塊為研究中國雕版印刷發展歷史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2001年,四堡書坊建築由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相關文章
    没有相关古代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