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檔案
單霁翔現任北京故宮博物院院長、中國文物學會會長、中國建築學會副理事長,曾任國家文物局局長,曾獲文物保護專業最高學術榮譽“福布斯獎”和美國規劃協會“規劃事業傑出人物獎”,出版《文化遺產·思行文叢》等專著10余部,發表學術論文百余篇。
1 7000種和7億元
11日上午,北京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霁翔應邀在洛陽會議中心為全市文博系統干部作了一場學術報告,題為《城市文化建設與文化遺產保護》。然而,80%的報告時間他都在講故宮。
看似跑題了,實則有意為之。
執掌全國文物系統10年之久的單霁翔,深知文博系統干部的困惑在哪裡、大家最想聽什麼。談古論今也好,縱觀全球也罷,最終都要歸結到3個字:怎麼辦?
在3個小時的站立演講中,單霁翔以故宮為例,以解剖麻雀的方式,為大家呈現了一個文化遺產保護與開發的成功案例。
單霁翔反復強調,要通過適當的創意設計,把歷史文化資源的內在價值轉化為市場肯定、群眾歡迎的文創產品,如此,既能創造經濟效益,也能廣泛傳播傳統文化。
單霁翔在報告中用大量圖片介紹了故宮博物院旅游紀念品開發成果,可謂琳琅滿目:有各式各樣的故宮娃娃、主題服裝,有經濟實惠的手機殼、鼠標墊,有千奇百怪的拼裝玩具,有四季主題的故宮雨傘,有趣味性、實用性兼具的手包、耳機……
“故宮博物院每舉辦一次主題展覽,必須有一組新的文創產品面世,否則這個展覽就不要搞了!”單霁翔說,開發文創產品要注意兩點,一要研究人們的生活,人們需要什麼就開發什麼;二要講求質量,哪怕是一個鑰匙扣,都要精心設計、精益求精。
單霁翔介紹,故宮博物院目前已開發出超過7000種旅游紀念產品,2014年銷售收入7億元,而今年上半年就已超過去年全年總和。
2 博大與謙虛
民間傳說,故宮內古建築的房間有9999.5間。事實上是多少間呢?
單霁翔給出答案:9371間。
自2012年擔任故宮博物院院長以來,單霁翔下大功夫摸清了故宮家底,談起來如數家珍。
“故宮博物院有多少藏品?告訴你准確數字:1807558件!”單霁翔說,全國有4150座博物館,珍貴文物401萬件,其中故宮有168萬件。世界各大博物館的文物藏品一般呈金字塔狀,塔尖是珍貴文物、鎮館之寶。而故宮的藏品屬於倒金字塔狀,珍貴文物占93.2%,一般文物占6.4%,資料只占0.4%。
藏品雖多,故宮卻從未停止豐富館藏的腳步。單霁翔說,他們一直通過各種渠道,收集散落在世界各地的中國珍貴文物。
作為世界五大博物館之一的故宮博物院的院長,單霁翔也時刻懷有一顆謙虛學習的心。在九洲池遺址工地,年過花甲的單霁翔硬是爬上幾層樓高的腳手架實地調查木工工藝。他說:“我到洛陽就是來學習的。”
3 從“不疼不愛”到城市名片
“保護開發得好,‘姥姥不疼舅舅不愛’的地方,也可以成為城市名片!”單霁翔在報告中充分肯定了我市大遺址保護工作。
我市擁有二裡頭、偃師商城、東周王城、韓都宜陽故城、漢魏故城、隋唐洛陽城和邙山陵墓群、絲綢之路、大運河等9處大遺址,密度之高、規模之大,世界罕見。
“大遺址是洛陽的一張新名片,保護遺址就是保護榮譽。”單霁翔說,洛陽市委、市政府結合遺址現狀,開展了大手筆遺產保護工作,將20多平方公裡保護下來,“沒有一個城市有如此魄力”。
單霁翔說,以往,文物工作者用小鏟子、小刷子小心翼翼一層一層剝開歷史的土層,發掘之後,塵封起來,然後一切歸於平靜。這是不對的。文化遺產保護一定要融入社會,要能給這座城市帶來紅利,要能使人們的生活豐富多彩。“顯然,天堂、明堂做到了!”
單霁翔說,從定鼎門到天堂、明堂有一條清晰的6公裡長的軸線。打造這條軸線,可能需要洛陽幾代人的努力,但一旦方向找准了,並且持之以恆地堅持下去,洛陽就是非同凡響的、氣勢恢宏的古都。
“十三朝古都在哪兒?就在我們眼前啊!”單霁翔說。
4 讓世界重回洛陽,路有多遠?
故宮博物院是世界上唯一的一年內接待參觀人數超過1000萬的博物館。其接待能力是怎樣煉成的呢?
向垃圾宣戰、向雜草宣戰、向殘破宣戰、向違建宣戰……單霁翔說,這些年,故宮博物院每年都會搞一個“宣戰”行動,把邊邊角角收拾得干干淨淨,徹底改變了故宮舊面貌。
單霁翔說,在故宮博物院,修復一件漆器可能需要歷時7個多月的上百道工序,拼接一幅破碎的繪畫需要耗費3個月的時間。
故宮博物院對文物保護的認真程度,令現場聽眾神情凝重。用功到如此地步,人家不第一誰第一!
故宮博物院有次辦展覽,游客爆棚,到次日凌晨還有人在排隊。故宮博物院做出承諾,不管多晚,一定等到游客看完。當時,單霁翔還帶著工作人員給游客免費發放了水和方便面。
並不是每一個景區都爆棚,並不是每一個單位都能做到“不讓每一名游客受委屈”。這是我們的努力空間。
來自市旅發委的消息,今年1月至11月,我市接待游客接近1億人次,旅游總收入接近700億元。這是我們的新起點。
故宮之精彩,在文物,也在文物之外。
遺產之保護,保護的不僅僅是遺產。
向故宮看齊,向故宮學習,讓世界早日重回洛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