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眉縣齊鎮清古城遺址遭破壞
日期:2016/12/13 20:10:58   編輯:古建築紀錄
西安3月7日電(記者 趙航)3月1日,網友“豪情不改”在眉縣吧發帖稱“齊家寨古老的城牆在哭泣”引起熱議。位於眉縣齊鎮齊家寨村的清朝齊鎮城址慘遭破壞,殘長約75米、寬約5米的城牆被陝西省石頭河水庫灌溉管理局齊鎮管理站(下稱齊鎮管理站)挖得慘不忍睹,令人扼腕歎息。
而齊鎮管理站副站長李亞軍表示,挖掘古城牆是因為城牆出現裂縫、坍塌,會危及群眾安全,他們“並不知曉這段土牆是文物遺址。”
齊鎮村民:城牆古跡是難捨的歷史記憶
眉縣城南8公裡的齊鎮原名齊家寨,是一座具有千年歷史的關西古鎮。當地村民說,散落在齊鎮周圍的諸多古遺址讓這座曾經輝煌的水陸碼頭多了份難捨的歷史記憶。齊家寨的商貿活動可追溯到東漢末年。北宋時期,齊鎮已成為全國著名的水陸碼頭,是褒斜道和關中水路運輸的交接點,也是溝通南北、東西人流物流商業貨運的集散樞紐。據史料記載,明清時期的齊鎮商鋪林立,商賈雲集。
走在齊家鎮的老街上,仍然可見年代久遠的木質結構商鋪店面。見證了齊家寨繁華歷史的老城牆默默無聞屹立在古鎮的東南角。“古城牆占地面積約有40多畝,牆高10多米,寬約5米,城牆外還鑿有護城河。”62歲的齊家寨人周會斌說。城牆在北面有一個城門樓,供人和車輛進出。“1966年左右,生產隊陸續在城牆頂部和牆體挖土,取下的夯土被用做馬廄墊土或是肥料上了地。”最後挖得只剩下老城東邊一段百米長的城牆。
齊家寨村村支書張明瑞說,聽老輩人說,城牆裡還立有一塊石碑,記載著城牆夯建的歷史。碑文中說:清朝年間,齊家古鎮因富商雲集,常遭到土匪的侵擾。一位富商出資打造了這座古城,用做商賈夜間存放貴重物品的萬全之地。
齊鎮管理站:挖城牆是排除安全隱患
刺眼的陽光下,一段殘破的土城牆猶如一位老者,滄桑而又平靜地俯瞰著腳下的大片果林。從城牆的東邊望去,城牆高已不足10米,長約70余米,城牆頂部雜草叢生。城牆的南側,挖掘機“鋼牙利齒”留下的痕跡清晰可見,一堆從城牆挖下的夯土散落在城牆腳下。
繞過厚約5米的城牆根,城牆北側就沒那麼幸運:幾乎多半的城牆已被挖掘機挖掉頂部,平整成1米高的矮牆,堅硬的城牆夯土沒能扛過挖掘機的履帶,被碾壓成小塊的黃土疙瘩。
“2月27日早晨,有人看見有板車拉著挖掘機來到老城牆下,誰也沒想到是來挖城牆的。”村支書張明瑞說,接到群眾反映,他趕緊阻攔。“鎮政府安排兩名城建站工作人員也來到現場,告知對方城牆是齊鎮的古遺址,屬文物保護對象,不能私自開挖、毀壞城牆。”然而過了一天後,挖掘機再次對古城牆大動干戈,北側的大段城牆毀於一旦。
齊鎮管理站副站長李亞軍解釋說,城牆位於管理站一座廢棄的老倉庫院落。因為年久失修,城牆朝下掉土塊,而緊鄰城牆的猕猴桃種植戶要求管理站排除安全隱患,於是管理站安排挖掘機“削去城牆高處”。
文管部門:已對相關人員做了筆錄
齊鎮管理站辦公地點坐落在昔日老城牆的城內位置。 副站長李亞軍說,“挖的時候不知道老城牆是文物。”那麼為何被文物部門阻止後,挖掘機第二次又對城牆進行破壞呢?李沉默不答。
眉縣文化廣電局文化市場綜合執法大隊隊長孟爍說,3月1日接到齊鎮政府關於齊鎮管理站第二次毀壞城牆的報告後,文廣局立即派人趕往現場阻止。“當時齊鎮管理站的工作人員態度強硬,說一個小時趕不到現場就繼續施工。”
2012年7月眉縣政府下發文件,公布眉縣不可移動文物目錄和第二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編號141、時代所屬清代的齊鎮城址被列入其中。文件要求,各類基建用地的審批,凡涉及到古文化遺址時,必須征得縣文物旅游局同意,否則不能動工。
3月4日,眉縣文化廣電局文化市場綜合執法大隊對齊鎮管理站參與毀壞古城牆的相關人員進行調查,並做了詢問筆錄。眉縣文化廣電局副局長張鷹表示,文物保護單位將嚴格落實文物保護獎懲制度,對破壞文物等犯罪行為將依法嚴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