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建築紀錄 >> 關於古建築的彩畫的知識(下)

關於古建築的彩畫的知識(下)

日期:2016/12/14 20:39:59      編輯:古建築紀錄
關於古建築的彩畫的知識(下)

◇清苦老財
清代是中國古建築彩畫發展的頂峰。

北京保存有最完整的明清皇家建築,包括宮殿、祭壇、寺廟和園林。宮殿和祭壇的格局大都市明代確定的,清代有重建和增補,而清代對於寺廟和園林投入較大,尤其是園林建設一直是清代建設的主要內容。要欣賞明清彩畫,尤其是清代彩畫那就來北京吧。故宮裡集中了清代幾乎所有形式的彩畫。故宮前朝的重要建築太和殿、乾清宮、養心殿,大量采用金龍和玺彩畫,內廷高級宮殿交泰殿、慈寧宮等多采用龍鳳和玺彩畫,其他宮殿建築大量采用旋子彩畫,在故宮外東路的乾隆花園的建築上可以見到大量金線蘇式彩畫。當然,要欣賞蘇式彩畫,最好還是去頤和園,頤和園長廊的蘇式彩畫最具代表性。

1月17日
清式彩畫
清式彩畫是在明式彩畫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起來的,清代的彩畫藝術水平超過了以往的任何一個朝代,是我國建築彩畫發展的頂峰。清代彩畫的形式比前代更加規范化、程式化,對圖案紋樣的局部、工藝作法、色調的搭配、題材的范圍和用金的部位等,都有了一套嚴格的等級規定,因此,油漆彩畫行業都把清代確定的和玺彩畫和旋子彩畫這兩種作法稱作規矩活。

清代彩畫主要分三大類,第一類是和玺彩畫,既宮廷彩畫,第二類是旋子彩畫,第三類是蘇式彩畫,既園林彩畫。各類彩畫有可以分為不同等級的作法,比如旋子彩畫,可以分為金琢墨石碾玉作,煙琢墨石碾玉作,金線大點金作,墨線大點金作,墨線小點金作,雅伍作,等等。


清式和玺彩畫

和玺彩畫是清代彩畫的最高形式,也稱宮廷彩畫。金龍和玺彩畫是和玺彩畫的最高等級形式,各大線均瀝粉貼金,青綠二色攢退,盒子、藻頭、枋心均為瀝粉貼金,平板枋、墊板均作龍紋片金彩畫。

清式金線大點金彩畫

清式金線大點金彩畫在明代彩畫基礎上發展成程式化的完美彩畫形式,其程式化程度達到了頂峰,對圖案的布局、設色題材、用金量等都有一套嚴格的等級規定。金線大點金彩畫的所有錦紋枋心線一律采用雙線瀝粉貼金,並認色加暈,箍頭作三退死箍頭,盒子作龍草圖案,藻頭作煙琢墨行粉,旋花心等瀝粉貼金,枋心瀝粉片金龍或宋錦圖案,平板枋降幕雲,墊板紅底吉祥草。


清式墨線大點金彩畫

墨線大點金彩畫作法基本與金線大點金彩畫相同,只是所有錦枋線一律采用墨線作法,其他部位的圖案內容、布局技法等項,與金線大點金相同。墨線大點金彩畫的用色、用金量適度,是旋子彩畫中較為完美的一種形式。

清蘇式金線包袱彩畫

蘇式金線包袱彩畫也稱園林彩畫,畫面題材豐富、形式多變、色彩艷麗,常用圖案有回紋、萬字、聯珠帶、卡子、包袱等,聚錦、池子等多繪有人物、山水、花鳥、魚蟲、動物等內容。

清式金線枋心蘇畫

金線枋心蘇畫的主要特點是構建中間一廷不作包袱,而改用枋心,其他部位圖案內容、布局以及工藝技法等項與包袱蘇畫相同。此種彩畫版面屬晚清時期的枋心蘇畫格式。

清式宋錦蘇畫彩畫

宋錦蘇畫圖案以宋式錦紋為主,三廷的左右兩廷除政府箍頭外,全部錦紋處理,藻頭中部家連個小聚錦,枋心內可繪制片金龍風或人物、山水、翎毛、博古等。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