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胸前刺“南京”字樣:表達城市特有痛感
日期:2016/12/13 23:13:57   編輯:古建築紀錄
美女現場胸口文身體驗“痛覺”
23日下午,一場關於“痛覺”的當代藝術試驗活動在南京藥藝術館舉行,有劉健、三毛、郭海平等12位南京籍藝術家的作品參展。活動中,更有美女現場在胸口文身,呈現了她自己對於“痛覺”的理解。
南京的歷史厚重而滄桑,這使得生活在這座城市裡的人總是對自己的生存處境特別敏感,尤其是藝術家們,對於身邊出現的危險更是保持著高度的警惕。本次展覽以“痛覺”為主題,正是為了強調南京這座城市所特有的疼痛感。參展的藝術家也都生活在南京多年,他們對南京有著深厚的感情和自己的理解,所以當聊起南京的生活時,每一個人都有不止一次關於“疼痛”的深刻記憶。
藝術活動的策展人黃藥表示,“我看到現在社會中很多人已經遲鈍和麻木,這就是痛覺的喪失。這次活動我們希望能夠喚回人們對痛覺的記憶,因為只有知曉痛覺的人才能真正懂得愛惜生命和尊重生命。”而他參展的藝術作品——“離開肉身的皮膚”,正是對於這種理解表達。參展的其他藝術家對於疼痛表達風格各異,比如劉健放映他自編自導自繪的動畫故事片《刺痛我》,值得一提的是這部動畫片曾入圍被譽為“動畫戛納”的法國昂西動畫電影節長片動畫競賽單元。
在活動現場,南京本地姑娘王希滢在胸口刺上了“南京,南京”的字樣。對於這種很多人不理解的做法,她給出了自己的理由,“我是從北京專門飛回來參加這次活動的,我在南京生活了20多年,這裡有我很多悲傷的記憶,某種程度南京對我來說是個‘傷痛城市’。所以我選擇將‘南京’刺在身上,這種刺痛的感覺讓我覺得真實,內心也得到了平靜和安逸。這樣做是希望能夠銘記以往,這樣才有更多的希望追求未來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