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建築紀錄 >> 京交會訪談:參展專家談中醫藥文化走出國門

京交會訪談:參展專家談中醫藥文化走出國門

日期:2016/12/13 20:05:33      編輯:古建築紀錄

5月31日上午,在第二屆京交會新聞中心,中國中醫科學院國際合作處李向東主任、張子隽女士和中藥資源中心劉一飛先生,做客千龍網訪談間,暢談中醫藥文化如何“走出去”、國際化話題。千龍網記者張馳攝

5月31日上午,在第二屆京交會新聞中心,中國中醫科學院國際合作處李向東主任、張子隽女士和中藥資源中心劉一飛先生,做客千龍網訪談間,暢談中醫藥文化如何“走出去”、國際化話題。

主持人:各位網友,大家好!歡迎收看第二屆京交會千龍直播訪談。今天我們邀請到的嘉賓是中國中醫科學院國際合作處李向東主任、張子隽女士和中藥資源中心劉一飛先生。歡迎你們!請先給我們介紹一下中國中醫科學院是一個什麼樣的機構?

李向東:中國中醫科學院是1955年在我國老一輩國家領導人的關懷下成立的,它位於北京東直門,是國家中藥管理局直屬的集科研、醫療、教育為一體的國家級科研隊伍。中醫科學院的主要任務是科研、醫療和教育。

主持人:中醫科學院是第一次參加京交會嗎?

李向東:我們是第二次參加。

5月28日,第二屆中國(北京)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京交會)開幕。圖為中醫藥服務貿易板塊展館現場。千龍網記者 張馳攝。

主持人:那您感覺第一屆和第二屆在參與程度上有什麼不同?

張子隽:我們去年就已經參加了第一屆京交會。我們院下屬有四家比較大的醫院,去年是廣安門醫院和望京醫院兩家醫院作為單獨的單位參展。因為去年的參展效果比較好,今年由國家中藥管理局、北京市中醫局再加上我們院承辦了這次京交會中醫藥項目版塊,將規模變得更大。

主持人:在咱們展區裡可以看到什麼內容,有什麼樣的互動體驗?

張子隽:從28日開幕以來到今天,我們展區一直展的有三個設備,一個是中藥資源中心的展示平台,還有廣安門醫院治療睡眠的儀器,通過中醫治療的手法,市民躺在睡眠儀的上面可以聽到悅耳的音樂,床下有振動的設備,躺在上面之後,通過你的耳朵,對你身體的震動來能夠你的睡眠,很多市民都在體驗。還有眼科醫院治療眼睛干澀的熏蒸機,能有效緩解眼睛的干澀。

主持人:中醫藥“走出去”已經成為京交會的熱點話題,也出台若干規定和意見,這對中醫藥走出去會有什麼幫助?

張子隽:京交會是由北京市和國家一共14個部委發表的促進中醫藥發展的若干意見,在這個規劃下共同開展的。對於走出去的意義,中醫局的領導也說過,通過中醫藥的服務,中醫就是為群眾提供服務的途徑,通過它也可以讓世界各國的人認識中醫,在國家的層面能夠將中醫藥在政策上、標准上為大家提供更好的服務。京交會等於說是一個平台,讓世界各國的人,當然也包括中國人更好地認識中醫藥。

主持人:能不能介紹一下目前國外對中國中醫藥哪些方面更興趣,或是哪些國家更感興趣,有意願合作?

李向東:新中國成立到現在國家對中醫藥的發展非常支持,從政策方面,從財力方面,從各個方面都給予支持。特別是在中國憲法中規定,中醫和西醫處於同等的地位。另外毛主席也講過,中醫藥是一個偉大的寶庫,應該發掘。由於國家層面的支持,還有對隊伍的建設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包括現在中國中醫科學院醫療機構就有6家,西苑醫院、廣安門醫院、望京醫院、針灸醫院、眼科醫院,還有一個專家門診部,就是為了滿足市民對中醫藥的需求,為他們提供更好的服務。這是第一。第二,還有幾個學會,學會有一個世界針灸學會聯合會,世界針灸學會聯合會是和世界衛生組織裡面非政府組織機構合作單位,因為世界衛生組織會員單位就是每個國家是一個會員,所以世界衛生組織就接納了世界針灸學會為他們非政府組織機構,這對中醫藥的發展起到很好的推動作用。現在世界針灸學會聯合會在全世界有188個國家和地區的會員,會員就是每個國家幾乎都有他們的會員,這樣對推進針灸在全世界的傳播起到很大的作用。

主持人:剛才我看到展台裡也有中藥資源中心的展位,目前資源中心供求方面的情況怎麼樣?

劉一飛:我們國家經濟發展水平越來越高,人民對相關的生活質量需求也高了,尤其是中醫,大家需求在提升,市場也慢慢擴大起來了。有市場之後,對藥和醫需求就增大,做藥就需要資源,資源中心就做一件事,全國中藥資源普查,這次是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做,做一個動態數據庫,摸清我國中藥資源的家底,摸清家底之後,利用現代科學,科學地開發資源,合理分配資源。

主持人:普查情況收集反饋後,回對供求會起一個引導作用嗎?

劉一飛:第一步是這樣,現在還建動態監測點,各地建動態檢測站,監測產量和流通量,以便更好將這些資源合理分配。還有通過調查發現,哪些區域適合中醫藥,會給當地政府和農民一些指導,緩解中醫藥藥材的缺口。

主持人:國際上對中醫藥的需求量大嗎?

劉一飛:東亞一些國家對這個非常感興趣,新加坡、馬來西亞、台灣很多商人都在我這裡咨詢,很多也是制藥廠商,認為非常有潛力。

主持人:在咱們展台不僅是中醫藥研究方面,包括資源普查,還有很多培訓的內容,其實已經將中醫藥推出去了。國外的人到中國了解中醫藥,都更多希望了解哪些方面的內容?包括培訓?

李向東:中醫藥的培訓首先是這樣的,1975年世界衛生組織委托中國為第三世界國家培訓針灸人才,因為針灸價格便宜、簡單、方便,一個銀針帶到兜裡就可以給大家治病。1975年開始世界衛生組織就把第三世界國家的醫務人員派往中國來學習針灸。逐步發展到80年代,因為國外學習針灸的人越來越多,那個時候逐步接收像越南要收費,現在用時髦語言講就是服務貿易,起到對中醫藥的傳播。另外還有,現在隨著改革開放不斷發展,各個中醫藥大學還有學歷教育、資格教育,包括世界針灸學會聯合會到國外辦教育,通過考試發資格證書。在巴西一些國家,他認可這個證書,持這個證書就可以行醫,給病人扎針。我認為中醫藥對外培訓現在搞得非常好,另外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主持人:您認為中醫藥走出去的難點是什麼?

李向東:中醫藥走出去首先要解決自身的問題,就是要強身,把中醫藥標准化;還有各個方面要協調搞好,這樣向國外推出去才會有很好效果,能夠起到推動作用。首先人家認可你,認可你推出去就順理成章了。

主持人:能不能透露一下經過這幾天京交會,有哪些簽約的意向嗎?

張子隽:簽約是在京交會第二天下午召開了京交會中醫藥服務貿易的啟動儀式,在儀式上簽訂了6項約定。和中國中醫科學院有關的有兩項,一項和廣安門醫院和柬埔寨簽訂的,一個項是眼科醫院和美國的USLA大學的東西醫結合中心簽訂的。廣安門醫院和柬埔寨是開展藥品的研究,眼科醫院是關於培訓的。

主持人:感謝三位嘉賓作客千龍直播訪談,謝謝各位網友觀看,再見。(馬夢嬌曉申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