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建築紀錄 >> 文昌孔廟:代表文昌歷史文化的標志性古建築群

文昌孔廟:代表文昌歷史文化的標志性古建築群

日期:2016/12/14 17:25:35      編輯:古建築紀錄

文昌孔廟:代表文昌歷史文化的標志性古建築群

文昌孔廟。資料圖 

    文昌常被稱為“文化之鄉、將軍之鄉、華僑之鄉”,游走於文昌的大街小巷,還不時的可以聽到學堂中朗朗讀書聲,尤其是在這孔廟裡。

    據介紹,文昌孔廟,始建於北宋慶歷(公元1042年)年間,明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遷於現址。距今已有641年的悠久歷史,是海南保存最好的孔廟,被譽為海南第一廟。明清兩代多次重修,是目前國內較有影響、也是海南保存較好的古建築群,為海南省第一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文昌孔廟也稱文昌學宮,由孔廟、文昌宮、蔚文書院、尊經閣、民國圖書館等部分組成。”講解員講到,文昌孔廟的古建築群呈東西走向,北側建禮門,南側開義路。禮門的旁邊是一座石碑,上面寫著:“文武官員到此下馬”。從此碑可以看出孔廟在世間的位置,孔子在世人心中的地位。

    文昌孔廟平面布局嚴謹,左右對稱,庭院寬廣。前庭中軸線上布有棂星門、泮池、狀元橋和溫文爾雅的孔子全身塑像。後院主建築為大成門和大成殿。大成殿外寬闊的平台稱祭台或拜台,供祭祀時樂舞及行禮使用,但是最吸引他們的就是這“聖泉”。

    在“棂星門”旁邊有一口古井名曰“聖泉”,泉水清甜,據說數百年從未干涸。井的旁邊樹立著一塊石碑,上書“聖泉”兩字。許多附近居民來這裡打水當礦泉水直接飲用。“這是“聖泉”,這口井是文城的兩大名井之一,數百年來從未干涸。”有關負責人介紹,這個井深5米,水深2米,經海南地質局中心實驗室化驗,這水屬難得優質礦泉水,在場的編輯記者們看到井水清澈見底,歷經600余年還能保存的如此完好。

    據了解,文昌孔廟既是文昌古代教育的搖籃,也是近代文昌教育的發祥地,是代表文昌歷史文化的標志性古建築群,在傳承歷史文化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具有不可估量的社會價值和人文價值。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