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建築紀錄 >> 北京妙應寺白塔

北京妙應寺白塔

日期:2016/12/14 17:34:50      編輯:古建築紀錄


    白塔在北京城內西區,始建於至元九年(1272年),原是元大都聖壽萬安寺中的佛塔。該寺規制宏麗,於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竣工。寺內佛像、窗、壁都以黃金裝飾,元世祖忽必烈及太子真金的遺像也在寺內神御殿供奉祭祀。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寺毀於火,而白塔得以保存。明代重建廟宇,改稱妙應寺。

    白塔為藏式佛塔,磚石結構,由尼泊爾人阿尼哥設計建造。阿尼哥擅長鑄造佛像,初隨本國匠人去西藏監造黃金塔,後隨帝師八思巴入元大都。他除了造聖壽萬安寺白塔外,還造了五台山大塔院白塔。

    妙應寺白塔用磚砌成,外抹白灰,總高約51米。塔的外觀由塔基、塔身、相輪、傘蓋、寶瓶等組成。塔基平面呈正方四邊再外凸的形狀,由上下兩層須彌座相疊而成,塔基上有一圈碩大的蓮瓣承托著向下略收的塔身,再上為十三重相輪,稱“十三天”,象征佛教十三重天界。塔頂以傘蓋和寶瓶作結束,傘蓋四周綴以流蘇與風铎。 

    北京妙應寺白塔 

    此塔的出現,對內地明清兩代喇嘛塔的興建有著極其深遠的影響。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