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建築紀錄 >> 隆德寺

隆德寺

日期:2016/12/14 17:32:41      編輯:古建築紀錄

    隆德寺法輪中心是噶舉傳承在海外最重要的主寺。它是1960年代第十六世大寶法王噶瑪巴所建造,並成為第十六世噶瑪巴在世時的國際噶舉總部;也是傳承活動推廣到全世界的基地。在此,年輕一代噶舉上師們修習噶舉八百年來沒有間斷的傳統法教和禅修。

    在錫金隆德寺法輪中心包括:

    隆德寺:莊嚴的大殿和殿堂,四周是僧寮房捨。在這裡,祖古(仁波切)和僧眾接受傳統密續、梵呗和修持儀軌。第十六世噶瑪巴在世時住在頂樓,那裡也是收藏珍貴的文物的地方。

    竹札宜翁桑登林(DrupdraYiwongSamtenLing):1970年代末,第十六世噶瑪巴建造此閉關中心。在此以三年時間的閉關,學習噶舉傳承中的傳統教法和禅法。

    噶瑪師利那瀾陀學院(KarmaShriNalandaInstitute):此佛學院是瓦拉那西(Varanasi)山普能梵文大學(SampurnnantSanskritUniversity)的關系學校,第十六世噶瑪巴創建。在此,年輕的喇嘛和祖古在現代化教育系統中學習傳統佛學,在頂樓上有第十六世噶瑪巴的捨利塔。

    噶瑪德千確林(KarmeDechenCh?kling):第十六世噶瑪巴創建的比丘尼道場,訓練尼眾學習密續儀軌和修持方法。

    每年重大宗教典禮

    寺院每年定期為大眾舉辦宗教活動,最重要的兩個分別在夏季和冬季舉行。

    每年藏歷四月,舉行十天蓮師或普巴金剛法會。第十天跳神聖的喇嘛舞,主題為蓮師八變、本尊或護法。然後在12月(陽歷二月三月之間)隆德寺舉行十天瑪哈嘎拉(Mahakala)護法法會,接著在12月29日跳瑪哈嘎拉金剛舞(或喇嘛舞),之後慶祝藏歷新年,為期3-8天,節目以文化和宗教為主。並邀請藏族歌唱家、舞蹈家表演。因為這些節目具有特色,所以每次都能使賓主盡歡。在年初去隆德寺一星期,無論朝聖者和一般民眾都可以觀賞喇嘛舞表演及認識西藏文化。

    歷史背景

    1959年4月25日,噶瑪巴率團抵達錫金的首都岡托。國王確嘉札西南嘉(ChoegyalTashiNamgyal)提議幾個建寺地點,噶瑪巴選定了隆德寺所在地,距離岡托約一個小時車程。此地山水秀麗後靠高山,前有雪脈,低處有河流。噶瑪巴堅定地把佛行事業和噶舉傳承的延續責任一肩挑下。

    此地是第九世噶瑪巴建寺院之地,此老寺仍存在。噶瑪巴和錫金的關系深遠,噶舉派和錫金的淵源可溯至幾世紀以前。十六世紀時,錫金國王曾邀請第九世噶瑪巴去錫金建寺,其中之一就建在隆德區。

    1959年5月5日,噶瑪巴率團到達隆德,老寺院已破損,四周一片荒蕪,生活艱困。有好幾年,噶瑪巴、僧眾和隨從都住在簡陋的帳蓬中,隆德寺的興建就在這樣非常艱難的環境中啟動。

    興建隆德寺

    1962年,開始動工興建隆德寺,費時三年完成。此時國王卻傑已往生,新國王來為隆德寺奠基。噶瑪巴的秘書長達卻雍督(DhamchoeYondu)為建寺計劃的執行人,他遵照噶瑪巴的指示,完成了此一神聖任務。

    大部份建寺經費來自錫金王室和印度政府。在噶瑪巴和印度首相班智尼赫魯晤面後印度政府開始以經費支持。因為政府的支持,和義工、弟子們的投入,終使噶瑪巴的心願圓滿達成。

    隆德寺開光典禮

    1966年,經過四年的努力,隆德寺終於完成。珍貴的佛像,經典、法器文物、也都妥善安置。在1966年1月1日,噶瑪巴正式宣布啟用,並取名為“嘉華噶瑪巴的寶座:一個用來教學及修持佛法的中心。”

    隆德寺是以最美觀的傳統藏式風格設計,牆上有豐富的壁畫及浮雕,錫金政府特別頒給秘書長建築設計獎。在錫金這是第一座完全依照西藏傳統所興建的寺院,它成為此後在印度興建寺院的典范。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