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天下第一泉風景區—趵突泉公園
日期:2016/12/14 17:19:41   編輯:古建築紀錄正在噴湧的趵突泉
大明湖邊的超然樓
“泺水發源天下無,平地湧出白玉壺”,“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趵突泉和大明湖作為歷史文化名城濟南的兩顆璀璨的明珠,被歷代文人墨客反復贊頌。9月15日,“孔子故鄉中國山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采風活動采訪團來到天下第一泉風景區,觀泉水、訪古跡、乘游船、登超然樓,體會泉水、明湖、歷代文人墨客與濟南之間濃得化不開的情結。
游泺苑領略“潇灑似江南”的景觀
趵突泉公園位於濟南市中心繁華地段,南倚千佛山,北靠大明湖,是以泉為主、小巧玲珑、步移景異的泉石園。園內的趵突泉位列濟南72泉之首,被譽為“天下第一泉”,如今已有二千七百年的歷史。
采訪團來到位於趵突泉公園西北處的泺苑,這是一條仿古民居式水景街,曾經河道交叉、泉源充沛,整個泺苑四圍皆曲折環繞以清澈的泉溪,形成“人家盡枕河”的泉城特色景觀,不是江南勝似江南。泺苑街寬不過4米,均以青石板鋪面,板橋泉泉水流過街面最後匯入三曲橋大河面,形成“清泉石上流”、“水上汀步”等景觀,可供人們親泉、嬉水。
沿著泺苑向前行走記者看到,泺苑內建築沿循明清濟南民居風格,以廊、榭、閣等敞開性建築為主,亭、台、樓、閣、榭等高低錯落,交相輝映,既富有變化又和諧統一,由北向南依次是勝概樓、對函樓、泺上台、悠然亭、皇華苑、泺湄樓、板橋軒、檻泉居等8組建築,古樸素雅的青瓦、白牆,美輪美奂的磚雕、石雕、木雕,匠心獨運的門罩、天井、漏窗等在楊柳、國槐、皂角等百年古樹的映襯下,加上抱街入戶、隨處可見的泉水,宛如一幅大氣秀美的水墨畫。
尋找垂楊深處的清照故居
“大明湖畔,趵突泉邊,故居在垂楊深處,金石錄裡文采有後主遺風”,采訪團成員來到李清照紀念館,尋找隱遁在漱玉泉邊,垂楊深處的一代女詞人的故居。
紀念館為傳統四合院民居形式,用宋代建築風格,整個建築布局精巧和諧,格調樸實、淡雅、大方,恰當地體現了女詞人的身份、氣質和風度。堂內有兩個展室,裡面陳列著四組栩栩如生的蠟像,分別是“書香門第”、“詞壇綻繡”、“志同道合”、“流寓江南”,從不同時期再現了李清照的生活。
記者了解到,為增加李清照紀念堂與易安舊居的內涵,提高文化品位,趵突泉公園在李清照紀念堂原有李清照詩詞碑碑廊基礎上,2003年底,在新建的易安舊居兩院連接回廊上鑲嵌了16方詞配畫石碑,這些石碑大的長達2.4米、小的僅長0.75米。詞配畫石碑內容大都是李清照居住濟南時期創作的詩詞,詞配畫石碑在公園尚屬首次。
白雪樓再現“曲山藝海”勝景
在趵突泉公園南側,有一座白雪樓,為紀念明代著名文學家李攀龍所建。白雪樓正廳內陳放著李攀龍全身坐姿銅像。廳內有其弟子學生及當代名人所題寫撰刻的詩文匾額,牆上掛大幅會友圖,再現了當年李攀龍先生傳誦詩詞的盛景。
白雪樓北側有一座戲台,南側有假山,相鄰有湛露泉、酒泉、石灣泉,西側為無憂泉,東側為籐架,景色清幽。樓的四周,綠水環繞,山石掩映,登樓可俯瞰周圍泉水競流,遠眺公園秀色。歷史上的濟南,曲藝之繁盛名聞海內,產生了山東快書、章丘梆子、梨花大鼓、五音戲、山東落子等民間藝術。特別是清末開埠以來,荟萃南詞北曲,雲集名家大師,茶園、茶棚、書場鱗次栉比,因此有“曲山藝海”的美譽。頗具地方特色的戲曲吸引了采訪團成員,他們紛紛拿出手機、相機,記錄下這精彩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