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建築紀錄 >> 海城金塔

海城金塔

日期:2016/12/14 17:31:28      編輯:古建築紀錄

海城金塔

海城金塔

海城金塔

海城金塔

    海城市析木鎮西北2.5公裡的羊角峪西山腰上,有一座巍峨矗立的古塔,它置身於群山環繞樹木擁簇之中,為這一帶的山水增添了優美古老的色彩。遠遠望去,群山掩映、金塔突兀,山腳下猶如玉帶般的河水蜿蜒伸向遠方,山水相映,好似一幅美麗的畫卷。每當夕陽西下,余輝灑滿大地,金塔坡上一身霞光,令人留連忘返。

    塔北原有塔寺,名為“金塔大禅寶林寺”,又稱金塔寺,《海城縣志》略有載述。這座寺院原來規模較大,始建於遼代,明代重修,寺內有萬歷年間的碑刻兩甬,記載了其修建經過。

    金塔為實心八角密檐磚結構,13級、地面高度31.5米,迭澀內收的塔基是用18層青磚砌築而成,每面刻有六朵下垂如意頭紋,雕刻技藝別致,可謂獨具匠心。

    塔座設計的美觀大方,兩層須彌座,每邊長4.1米。第二層須彌座上施兩層重瓣蓮以承塔身。各面均雕樂伎、舞蹈人物、半身獅子。人物姿態優美,動物神態生動。八個角有磚砌圓柱。每面有一拱龛,龛內雕有坐佛一尊,神情端莊,兩旁立脅侍。脅侍人物栩栩如生,披戴璎珞,腳踏蓮花。龛頂上雕有小寶蓋,龛門上方雕有四垂大寶蓋、蓋上是飛天,飛天形體秀美,體態輕盈活潑。各種圖案布局合理,構思和諧。13級塔檐變化較大,第一層檐下有斗拱。金塔飽閱人間滄桑,經多年風吹雨打,遭剝蝕較嚴重,上頂頹破,塔剎不存。金塔寺在“文化大革命”初期被拆毀,現已蕩然無存。

    根據金塔的整體形制,技藝手法及塔座人像的契丹裝束等特征,該塔被認定為遼代建築。

    金塔的雕塑藝術,建築手法十分優秀,對於研究遼代建築藝術和民俗風情有較高的參考價值。1963年9月,遼寧省人民政府公布金塔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0年,遼寧省文化廳撥專款對金塔基座進行了維修,使這一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光輝燦爛的民族文化閃爍出耀眼的光芒。

推薦閱讀:

海城三學寺

遼寧山西會館

木器

火山灰下瑪雅村莊發現“逃生通道”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