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建築紀錄 >> 寧瑪派主寺——敏珠林寺

寧瑪派主寺——敏珠林寺

日期:2016/12/14 17:31:28      編輯:古建築紀錄

敏珠林寺

    深秋十月一個陽光明媚的上午,我們的車子向藏東南的扎囊縣行駛。沿著雅魯藏布江邊的公路向外望去,秀麗的景色恰好吻合范仲淹《蘇幕遮》裡的:“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我們此行的采訪目的地是山南藏傳佛教寧瑪主寺敏珠林寺。隨著敏珠林寺保護工程的開工,也同時拉開了“十二五”西藏重點文物保護工程的序幕。

    敏珠林寺占地面積約10萬平方米,四面群山圍繞,風景迷人。該寺由祖拉康、曲果侖布拉康、堆對登由塔、桑俄頗章、朗傑頗章等大小建築組成。主要建築為祖拉康佛殿,坐西向東,高三層:底層為大經堂,面闊五間,進深六間,中有20根方柱;主殿牆壁上繪有多頭多臂、面目猙獰的護法神像,具有寧瑪派寺院的特點,是西藏密宗藝術的代表,與原始苯教藝術有著密切關系。但由於年久失修,許多壁畫已有些斑駁,有的壁畫由於屋頂的滲水使畫面從上到下出現一道讓人心痛的白痕,亟需保護修繕。雖然寺廟略顯破舊,但依然阻擋不了朝聖者的腳步。我望見一名年邁的當地老人正被幾個人扶著邁上台階,虔誠地朝拜。

    敏珠林寺的名氣雖然遠不如周邊的雍布拉康寺,桑耶寺大,但它被公認為是唯一一座以寧瑪巴為自宗的佛學院,特別重視僧人的藏文化的學習和傳播。對佛教的發展和藏族文化的傳播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為西藏社會培養了許多人才。敏珠林寺在寺主的繼承上以父子或翁婿相承。因而在其傳承和辦寺上具有自己獨特的風格。該寺僧人以弘傳“南藏”為主,兼傳“三素爾”典籍,並以注重研習佛教經典,文化修辭,天文歷算,藏醫藏藥等知識聞名全藏區,在這裡先後出現了不少精通佛法、學識淵博的高僧大德。歷年的《藏歷年表》均出於此。本寺還有特制藏香的“絕活”,在眾多的藏香生產者之中,敏珠林寺不僅有掌握本專傳統配方的藝人,而且選料極精,其產品質量為西藏境內之冠,歷史上曾一度被指定為達賴喇嘛和舊西藏布達拉宮及達官顯貴們的專用藏香,吸引著各地游客前來購買。

    為更好地保護和傳承西藏傳統文化,今年國務院批准的《“十二五”支持西藏經濟社會發展建設項目規劃方案》,決定投入9億多元對西藏40多處重點文物單位進行全面修繕。

    一位名叫白瑪克珠的僧人說道:此次工程的實施將會使本座寺廟在海內外享有更高的盛譽,也將給本地民眾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條件。他相信修繕後的寺廟將成為更好的傳承藏傳佛教的聖地。

    敏竹林寺:又名敏珠林寺,位於西藏山南地區扎囊縣扎期鄉敏竹林村中,是藏傳佛教寧瑪派的六大寺之一。在藏傳佛教後期,為了弘揚佛教,魯梅·楚臣喜繞大師從安多地區學經返回衛藏後,於10世紀末創建“太巴林”寺,是為敏珠林寺的前身。康熙十六年(1677)五世達賴的文化教師德達林巴·久民多吉進行了重修和擴建,改名敏珠林寺。第五世達賴喇嘛為改建該寺提供物質條件。1996年敏竹林寺被列為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推薦閱讀:

內蒙古1099處不可移動文物消失

“濟南八景”古詩石刻報道受關注

利比亞驚爆考古史上最大竊案

黑龍江大金皇陵慘被盜 幾十年來一直有人刨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相關文章
    没有相关古代建築